查看原文
其他

稻盛和夫:完整地过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今天只管拿出绝活


无论你信仰什么

黑人,白人

沙漠,雪山,平原

无论何人何地

只要你身心合一

聚精会神出绝活

睡也想、醒也想

持续强烈的愿望出绝活

做啥啥牛

你就走上了大道


人靠绝活立身

企业靠好产品实现高收益

头拱地,出绝活

人格的养成

心性的提升

灵魂的磨砺

都在一个个绝活中


充实地过好今天

就能看到开怀的明天

要勇于打碎自己

不要活在惯性之中

拿出绝活的功力

不在昨天的做法里

昨天的做法是最坏的做法

如此勇猛精进

才能把人生建构在元能量之上


只要今天全身心投入一件事

世界最美妙的旋律

永远弥漫在您的周边


王育琨手记2019.8.14



稻盛和夫:完整地过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作 者:稻盛和夫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本文摘编自《活法》,正和岛作为东方出版社合作方经授权发布。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安宁的时代,世道混迷,看不清前途。


物质是富裕的,精神却很空虚;衣食是丰足的,礼仪却很欠缺;行动是自由的,感觉却很闭塞;只要肯努力,什么都能得到,什么都能做成,但人们却消极悲观,有人甚至犯罪或搞出丑闻。


一种压抑的气氛弥漫于整个社会,这是为什么?因为许多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迷失了人生的方向。因为缺乏明确的价值观,才导致了今日社会的混乱。


针对这种现状,最紧要的就是提出一个最根本的问题:人为什么活着?


必须从正面来回答这个问题,从而确立一种“哲学”,作为我们人生的指针。所谓“哲学”,你也可以称之为理念或思想等等。


有人认为,提出这样的问题,好比向沙漠洒水,好比在激流中打桩,无比困难,但我却相信,直面这个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特别是在鄙视劳动、热衷投机的世风之中。


我们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在哪里?我的答案是:提升心性,磨炼灵魂。


人的灵魂可以被磨炼,也可以被污染,人的精神可以变得高尚也可以变得卑微,这取决于我们的人生态度,准备怎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今天比昨天做得好,明天又比今天做得好,每一天都付出真挚的努力、不懈的工作、扎实的行动、诚恳的修道,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体现了我们人生的目的和价值。


如果缺乏这种“哲学”,人格不成熟,即使天资聪明,结果也会招致挫败。企业领导者是这样,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也是这样。

人生真理在勤奋工作中领会


那么,怎样才能提升心性,磨炼灵魂呢?要居深山、击瀑布,进行专门的修炼吗?不必。在这世俗的社会里,天天勤奋劳作就足够了。


一般认为,劳动的目的是获取报酬,劳动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幸福生活应该是少劳多获、多休闲、多娱乐。抱这种人生观的人,甚至认为劳动是不得不干的苦差事。然而,劳动绝不仅是为了生存和温饱。

 

拉丁语中有一句谚语,“比完成活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

 

就是说,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产生。我常对员工们讲,人生只有一次,必须“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这样看似很“傻”,但只要坚持这种人生态度,一个平凡的人就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非凡的人物。

 

世间被称为“名人”,在各自领域中登峰造极的人们,他们一定走过同样的历程。


劳动的喜悦是人世最大的喜悦


要成就事业,要充实人生,“勤奋”必不可少。我认为发自内心的欢喜和快乐,存在于工作之中。

 

我这么说,肯定有人反对:“工作工作,只讲工作难道不乏味吗?人生需要兴趣和娱乐。

 

然而,兴趣和游玩获得的快乐,只有在充实的工作之余才能品尝。工作马马虎虎,只想在兴趣和游戏里寻觅快活,充其量只能获得一时的快感,绝不会尝到从心底涌出的惊喜和快乐。

 

当然,来自工作的喜悦,并不像糖果那样,一放进嘴里就甜味十足,工作的乐趣潜藏在超越困难的过程之中。克服艰辛、达到目标时的成就感,世上没有哪种喜悦可以类比。

 

如果不能在工作中获得充实感,即使在别的方面找到快乐,最终我们仍然会感觉空虚和缺憾。

 

但是,有的人对自己的工作怎么也喜欢不起来,那又该怎么办呢?姑且一心不乱、拼命投入工作再说。不管什么工作,只要拼命投入就会产生成果,从中会产生快乐和兴趣。

 

我自己就是这样,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随时会倒闭的亏损企业,同事们一个接一个辞职,只剩下我一个人。我走投无路,只能想:“姑且先认真把眼前的工作做好再说。”

 

一旦下定决心努力干,不可思议的研究成果接踵而来,我对研究的兴趣越发浓厚,很快进入了良性循环。


睡也想、醒也想

持续强烈的愿望最重要


能力和努力程度几乎相同的人,有的成功,有的失败,他们的区别在哪里?

 

人们可能会说,那是因为运气、因为命运,但是我认为,原因在于他们所持的愿望在高度、深度、热度、大小程度上的差异。

 

我这么说,有人或许不赞同,认为我的说法过于乐观。但是,废寝忘食,思考、再思考、透彻的思考,这可不是简单的行为。必须是“非同寻常的、强烈的愿望”,这一点很重要。“如果能那样该多好啊”这种可有可无的愿望不行。

 

愿望强烈的程度,促使你睡也想、醒也想,一天24小时不断地思考,透彻地思考。从头顶到脚底,全身充满了这种愿望,如果从身上某处切开,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这种“愿望”。这就是事业成功的原动力。

 

在企业经营里,特别是开展新事业,要开发新产品时,用头脑思考一下,多数人的判断是“这很难啊,不大可能成功”。如果一味顺从这种“常识性”的判断,那么“可能”也会变成“不可能”。

 

要将不可能变为可能,首先需要达到“痴狂”程度的强烈愿望,坚信目标一定能实现并付出不懈的努力。不管是人生还是经营,这才是达到目的的唯一方法。


衡量自己的能力,用将来进行时


只有坚信自己可能性的人,才能开创新事业。所谓可能性,就是“未来的能力”。只凭现有的能力来判断行还是不行,就永远无法成就新的事业,不能完成高难度的工作。

 

京瓷初次接到IBM大笔零件订单时,其规格要求之苛刻简直令人难以置信。几次试做都不成功,自认为做出合格产品时,结果却被打上不合格的印章悉数退回。尺寸精度比通常要求高出一个数量级,公司连测量这种精度的仪器也没有。

 

说实话,凭我们的技术恐怕很难完成。项目的技术人员束手无策,茫然立于陶瓷炉前。我问道:正所谓“尽人事,待天命”。你是否已经用尽了全部力量?

 

经过反反复复、异乎寻常的努力,我们终于做出了满足客户苛刻要求的产品,当送走装满产品的卡车时,我不禁感叹:“人的能力无限啊!”

 

所谓“不可能”,只是现在的自己不可能,对将来的自己而言那是“可能”的。衡量自己的能力要用“将来进行时”,用这种积极的态度对待工作。


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
要向谁也没涉足过的事业发起挑战,不可避免会遭到周围人的反对或抵制。

 

经过几次这样的教训后,每当要开展新的、难度大的工作时,我就不找那些头脑聪明、却将聪明头脑用于悲观分析的人商量,而找一些理性不足、感性有余的人,他们总是很赞同:“很有意思,一定要试试。”我就将他们集合起来商讨大事,因为在事情的构思、构想阶段,恰好需要这种由乐观派营造的乐观气氛。

 

但是将构想转到具体计划时,应该基于“悲观论”,设想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仔细、慎重的分析,制定周密的计划。然后到了实行阶段,就要再次强调“乐观论”,坚定地采取行动。

 

就是说“乐观构想、悲观计划、乐观实行”,这是成就事业、变理想为现实时必须有的态度。


 “思维方式”决定人生方向


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落差,常令人烦躁不安。像我这样能力平凡的人,怎样才能为社会、为世人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呢?经反复思考,我想出了一个方程式:

 

人生·工作的结果=思维方式×热情×能力。

 

此后,无论是工作还是人生,我都把这个方程式作为思考的基础。

 

这个方程式的关键在于它用乘法。比如,某人头脑聪明,能力可得90分,但此人自恃有才不肯努力,热情只发挥30分,两者乘积不过2700分。相反,另一个人才能平庸只够60分,但他有自知之明以勤补拙,以90分的热情投身工作,结果乘积为5400分,比有才而无干劲的人高出整整一倍。

 

我不太欣赏才子。才子自恃才高,凭着对前景似是而非的理解,就厌烦像乌龟那样极度认真,总想如兔子般寻找捷径。


迄今为止,不少优秀聪明的人投奔到京瓷的门下,但偏偏就是这些人,据说因为看不到公司的前途而辞职。结果留下来的,不少是头脑不够灵活、平凡、连跳槽也缺乏自信的“庸才”。但是,过了十年、二十年,这些“庸才”居然成了各部门的骨干乃至领导。我看过好多这样的例子。

 

在热情和能力之上,还要乘以“思维方式”这一要素。“思维方式”之所以最重要,在于它有方向性,就是说有好有坏,根据“思维方式”不同,有的人热情和能力向好的、正的方向发挥;有的人却向坏的、负的方向发挥,下场一定不妙。

只有额头流汗,靠努力赚来的钱

才是真正的利润


面前经常出现两条路,选哪一条?

 

当你彷徨时,我劝你摆脱自己的私利,选择那条“本来该走的路”,即使是一条布满荆棘的路。用长远的眼光看,即使有一时的损失,后面必有回报,而且可以避免大错。

 

举例来说,当年日本许多企业争先恐后参与不动产投机,只要将土地转卖就能让资产升值,预期行情还会上涨。只要持有房产就能升值,从经济原则看,这未免可笑。这种违背原则的行为大行其道,被认为理所当然。但是泡沫一旦破裂,可望增值的资产转眼间变为负资产,不少企业落下一身债务。

 

有人或许会说:你是事后诸葛亮,泡沫破灭后才说风凉话。然而,只要你持有正确的哲学,不管出现什么潮流,你都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当时,京瓷多年辛苦积累,已拥有巨额现金存款。许多人劝我投资不动产,其中还有银行的人,他们见我“不开窍”,还教我赚钱的奥秘。

 

我认为,只把土地从左手转到右手就能赚大钱,天下没有那样的好事。就算来钱,那也是不义之财,来得容易去得快。所以有关投资的建议一概回绝。

 

“只有额头流汗,靠自己努力赚来的钱才是真正的利润”——我的信念就这么单纯。所以在巨额暴利的引诱面前,我能告诫自己“不起贪念”,内心从未有过丝毫动摇。

 

由此可见,即使蒙受损失也必须遵循的哲学,明知吃苦也甘愿承受的觉悟,这就是事业成功与否、人生幸福与否的分水岭。


结语


我们的生命,我们的人生,本来就是有价值的、神圣的。把珍贵的人生过得碌碌无为,简直是对生命的糟蹋。

 

满怀热情,全力以赴,埋头于眼前的工作,拼命度过当下这一刻,就能展望美好的未来。

 

我从来没有建立过长期的经营计划。说这话,许多人会很吃惊。当然,依据经营理论,建立长期经营计划,它的必要性、重要性我也知道。但过不好今天这一天就没有明天。连明天会怎样也搞不清,五年、十年以后的事你怎能看透?

 

伟大的成果都来自于辛苦努力的积累。此刻这一秒的积累就是一天,今天这一天的积累就是一周、一月、一年。当意识到的时候,我们已经登上了原以为高不可攀的山顶。即使你急功近利,明天也不可能跨越今天提前到来。

 

像龟兔赛跑一样,我自己就是这么一天一天踏踏实实走过来的。公司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壮大,我也走到了今天的这个位置。

 

不必为将来的成就莫名焦虑,这样日复一日,五年、十年以后,就会结出巨大的果实——我这么想,这么做,经营企业到如今,其结果让我体会到一条真理:完整地过好今天,就能看到明天。



编辑 | 叶开甫  图片 | 视觉中国   

排版 曹艳艳   校对 吴恙  主编 | 叶正新


商务合作

微信 | gao940716

 延伸阅读 


任正非给我开了天眼

任正非为什么学衡水中学?

任正非: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河田信:地头力是东方崛起、西方势微的根本

王育琨:大成就者是如何炼成的

造物者李书福的元动力

任正非:美国这回错了!

课堂上的生命觉醒

华为全球化历程还原

稻盛和夫极致的活法(视频)

王育琨:中美博弈 任正非的大智慧(视频)

稻盛和夫告别演讲

任正非:我的故事、世界观和情感

京瓷基因:创造真善美绝活

法国《观点》:他就是新世界

稻盛和夫:转变意念,改变命运

华为舵手任正非

华为经营之道:自修自得

任正非:我的优点与缺点

任玉岭:大家都来学习任正非

任正非:华为不是G20中美元首谈资

任正非:激励什么?谁来激励?

任正非自画像

三大思想家:寻求精神的终极实体

至暗时刻,任正非原力觉醒

华为启示:凡墙皆是门!

任正非:美国为什么这么恐惧?

任正非:坚定的硬汉

任正非:一个为了观念而战的硬汉!《时代》访谈纪要

任正非:特朗普逼中国进步

任正非:向日本学习,让大家不得不买

任正非:华为进入最佳创造状态

任正非:与美国在山顶拥抱

任正非:至暗时刻,向世界第一前进!

任正非:向前进!

任正非:受的五重智慧

任正非:压强!火中生莲,苦难英雄!

任正非:造物—改命—无我






2019全新奉献,线上线下全上市

地头力=喜爱(目标)× 专注(死磕)× 做好(绝活)

喜马拉雅有声《地头力》

地头力:自性爆发,拿出绝活。潜能量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