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留再留!闲不住的“张指导”真要退休了

融媒社 浙江工商大学 2023-11-23


在农村挂职14年的商大教师张茂龙

是个闲不住的人


14年来

始终对新技术、新科技保持敏感

始终相信浙江工商大学的师生

能带着村民们一起致富


从种植中药材到实施光伏发电

再到建立老年公寓、修建民宿……

“闲着”的地方就是他的目标


14年过去

看着农地一片片扩大

新民居一排排拔地而起

村民们逐渐富裕起来

他对村民说

“年底,我真的要退休了!”



走出商大,把新技术送到田间地头
“这么好的老师要退休了,我们全村人都舍不得。”

“张老师,退休了也要回来看看啊!”……

张茂龙再有2个月就要退休了。可如今,他仍然每天奔跑在村里,像陀螺一样忙着和农民谈生产,研究种植项目。他用和年轻人一样的激情与活力,站好最后一班岗。

一般农指员下派就待一届,张茂龙待得有感情,下派农村一干14年。

(帮扶村集体建的茶叶加工厂)

如今,张茂龙在农业领域已成为了一位行家。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曾是浙江工商大学的化工专业教师。

多年来,他先后在衢州、台州、温州等地结对帮扶了多个农村,致力于发展中药材和光伏发电,并打造集体民宿、桃子基地和茶叶加工厂。他还改善了村庄道路状况、提升自来水质量,并安装了安全护栏等。此外,他还为三个村子建造了综合楼等设施,使这三个自然村的收入增加了数百万元。

(高山蔬菜种植的培训)

(帮扶结对村建设的光伏发电)


“你要是问我,为什么用鸡肥不用牛肥,那我要讲的可多了。”聊到这儿,张茂龙明显兴奋了起来,鸡粪中不仅含有氮元素,更是含有其它动物粪肥所没有的微量元素。

鸡吃食的时候经常吃到小石头、砂子,通过它的强胃酸,把砂石中的不溶性的微量元素转化成了可溶状态,这些元素植物需要的不多,但绝不能缺少。

(张茂龙与领域专员查看油茶长势)

张茂龙对各种肥料的作用有一定的研究,即便如此,刚下乡帮扶的那年,他还是跟当地农民、农学领域专家学习了不少技术和经验。

为什么西瓜、草莓在同一块地里不能多年连种?为什么黄瓜藤上结太多果子长不大……

张茂龙说最初下乡时真的很苦,跑了很多地方,才慢慢摸清每片地的土壤、肥力、气温、光照、湿度等因素对庄稼的影响。自己摸清后还要给村民上课,几乎都是一天忙到晚,等到和村民的讨论会结束准备回家,几乎都得打手电——村里路况很差。

“想把理论用到实际,不能闲,就是要动起来。”



心系困难户,一年走访130余次

在九曲十八弯的“十八垄”里,困着大量因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而滞留的老人。让张茂龙最放心不下的就是永嘉县碧莲镇下岭根村的老人。

“下岭根村是一个典型的老人村落,有能力的年轻人都在外务工、经商,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老人留守。”张茂龙走在乡间路上,讲着村子的故事。

(走访村中低保边缘户)

(看望生病的低保户潘丹妹)

疫情后期,村里的几家低保户发烧住院,无人照料,张茂龙和村干部定了一个排班,大家轮流去医院照看病人。

那段时间他的父亲也感染肺炎住院,张茂龙却没有赶到,对于此事,他很愧疚。

家人不理解,为什么把最亲的人放在后面,但对我而言,两边都是亲情,我必须在更需要我的地方。

下岭根村的邵奶奶今年已经80多岁,没有子女陪伴。老伴去世后,精神状态也愈发不好。自从张茂龙结对到下岭根村,时常来看望她。

夏天送风扇、牛奶,冬天送热毯、米油,陪邵奶奶说说话,每每见张茂龙,老人都乐开花。

得知张茂龙马上要退休离开村里,邵奶奶哽咽地说“有时间回来看看”,留下了眼泪。

(张茂龙专门探望邵彩彩)


建基地、修民宿,哪儿“闲着”修哪儿

没有集体资产,没有资源、也没有产业优势,怎么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永嘉县碧莲镇的下岭根村让张茂龙犯了难。


“下岭根一没钱,二没人,就是空宅子多。”回想起当时走访,张茂龙在村里找到了多处闲置住宅。

要想盘活这些闲置的资产,荒废茶园种水果、空宅子里建民宿,合适,收益也高。

说着容易,但种地、修房并不是动动嘴皮子就可以。

张茂龙很明白,水果种植不能与粮争地,还要考虑道路、灌溉用水等多方因素,选址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他在村干部的陪同下爬遍了下岭根的每个荒山地头,前后跟荒废茶园承包人沟通了很多次,才完成了桃子基地的选址。

(下岭根村桃子基地种植)

为了选好种苗,张茂龙对山东、江苏等多地的黄桃品种进行了对比,咨询了大量农业基地的专家,才确定了种苗的品类。“赶年底,我们会再种些‘脆皮桃’,扩大种植面积,一年能收20万还多。“张茂龙说。

据了解,张茂龙还特别关注村里的民宿建设,几乎全程监督施工,亲自把质量关。听村民老潘讲述,施工前张茂龙带村干部去200公里外的天台县塔后、后岸等民宿村考察,“打听”了不少民宿室内装潢、家具配置、软件服务的具体实施办法。

(村集体民宿)


张茂龙的敬业被村里的干部看在眼中:

张老师种物、施肥、翻土、挖垄、栽种样样精通,能下田、会调研、肯走访,皮鞋总沾着泥土,都擦不干净。我们的腰包不断鼓了起来,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

“现在村里对新技术的接受度,比过去高多了。怎么播种、怎么施肥、怎么除杂草,农民口中的专业术语都特别准确。”张茂龙骄傲地说,今天村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源于党的富民政策,源于"脱贫攻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源于科技力量,也源于浙江工商大学的帮扶。

如今,张茂龙已年将六旬,但为全村人操劳了14年的他,仍然没有停止探索的脚步——闲不住的人,不管在哪,只要有力气,都会继续干下去。
时间
工作地点
职务

2005-2009

    衢州市衢江区

     坛口乡

      黄坛口乡

科技特派员

2011-2013

    温州市永嘉县

     陡门乡

科技特派员

2016-2018

     台州市天台县

     白鹤镇

  农村指导员

  兼第一书记

2019-2023

    温州市永嘉县

     碧莲镇下岭根村

     碧莲镇应岙村

 农村指导员
  兼第一书记

 来源 / 宣传部 

文字 / 王婧 林晓莹

校对 / 姚雨欣

编辑 / 陈迦南 邬佳丽

审核 / 林晓莹
出品 / 浙江工商大学宣传部       大学生融媒社官微中心






RECENTLY RELEASED

近 期 发 布

特等奖+4!浙商大再捧“优胜杯”!

光泉法师:看似不相关,却处处是爱

浙江工商大学浙商资产管理学院理事会成立

文章版权,商大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期待投稿,欢迎合作

邮箱:zjgsugw@126.com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