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国杰丨重视人工智能对教育和就业的冲击

李国杰 中国计算机学会 2022-05-15

点击上方中国计算机学会轻松订阅!

来源:《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17年第12期《主编评语》


中国计算机大会是一场新思想碰撞交流的盛宴,本期发表了丘成桐教授等几位国内外著名学者的大会特邀报告,这些报告既高瞻远瞩,又深入浅出,给我们很多启发,也提高了CCCF的影响力,借此机会对特邀报告者表示衷心感谢。


在本期的专栏中我还读到上海交通大学杨小康教授写的《人工智能堵住了应试教育的华容道》,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发人深省。杨教授一针见血地指出:“应试教育的刷题训练与人工智能的大数据训练,在训练模式上具有高度相似性……人工智能将从就业市场倒逼教育转型发展,进而从各个环节挤压应试教育的空间。”批评应试教育已经是老生常谈,但应试教育培养的人才将面临大量失业,不能不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这两年人工智能红火以后,许多人担心机器人和智能软件会取代许多人的工作,但很少人从更深的层次考虑,将来可能发生的失业潮与我们的教育有什么关系。本来,一个和谐的社会应该是机器做机器擅长的事情,人做人擅长的事情,人机互补协作。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致力于使机器像人一样思考、行动,而我们的应试教育却把人培养成跟机器一样,只会做机械重复的事情,这种怪圈肯定会带来悲剧性的下场。


应试教育的真正危机已经来临。许多公司的呼叫中心曾经雇用了数以千计的按标准答案回答问题的服务员,现在,阿里云的智能客服机器人已覆盖二十多个业务线,每天服务600万客户,问题解决率达到95%。一些旅游大省已经在考虑用手机的智能服务取代低水平照本宣科的导游。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思想层面上类人工智能化,在执行力层面上又远低于人工智能,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


在今年的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马云在开幕式致辞时强调:“新技术不是让人失业,而是让人做更有价值的事情,与其担心技术夺走就业,不如拥抱技术,去解决新的问题。”与历史上的新技术一样,人工智能将会创造许多新的工作岗位。


Cognizant信息技术公司进行了一项调查,提出了21种将在未来10年内出现并可能成为未来工作基石的新工作,包括数据侦探、IT自动化设计师、人机协作经理、边缘计算主管、AI辅助医疗技术人员、高速路控制员、虚拟商店导购、虚拟城市分析师、个人数据交易员、个人记忆收藏管理员、增强现实旅游开发商、基因组合总监等。


针对这些新出现的工作岗位和人工智能广泛融入传统产业,我们应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我们的教育应如何改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希望中国计算机学会各个专委会和YOCSEF等群体开展一场大讨论,在CCCF上发表有见地的文章。


国务院发布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要求“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为了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我们要学人工智能知识,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培养不同于人工智能的“人的智能”。


中国计算机学会   

微信号:ccfvoice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