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SISU | 部长来了!做讲理的强者​

SISU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4-01-02

10月11日,中德两国迎来建交5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跟随中德建交的亲历者,感受大国之间力与理的较量。


部长来了——梅兆荣:做讲理的强者

梅兆荣  /  Mei Zhaorong

中国驻德前大使、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前会长。在其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工作中,曾先后为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数十位领导人担任德语翻译。从新中国领导人的首席德语翻译,到外交部西欧司司长,到担任9年中国驻德国特命全权大使,再到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会长,梅兆荣与每一代外交工作者一道,铺就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波澜壮阔的历史征程。


50年前的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正式签署中德建交公报,虽然这份公报中只囊括一句话,但中德双方却在波恩进行了八轮谈判。

 

期间,梅兆荣凭着坚定的政治定力、卓越的专业素质沉着应对了其中的一系列挑战,破解建交难题。

 

谈判过程中,西德外交部翻译处处长找到梅兆荣,主张将西德翻译为“德国联邦共和国”,梅兆荣回应表示,中文中的国名不会出现两个“国”字。

 

“中文名字怎么翻,应该尊重中国人,中国人懂得中国语言。”



梅兆荣除了参与中国与西德的建交谈判,也一路伴随中德关系跨越数十载的发展变化。他一度感慨于欧洲的“他山之石”,但面对如今中国所取得的发展,他也发自肺腑地感到骄傲。



梅大使强调,在为外方介绍中国时,最重要的是实事求是,不要讲空洞的话。

 

“摆一些事实,讲一些道理,说一些中国的国情。”

 


当面对领土主权、国家统一、国家安全等问题时,梅兆荣则以最坚决的态度维护了国家的核心利益。

 

1992年底至1993年初,梅兆荣为阻止“德国售台十艘潜艇”,就法律、经济等不同层面与德国政府进行了严正交涉,并通过“中国人始终支持德国统一”的事实取得对方理解认同,最终推动德国联邦安全委员会做出原则性决定,不允许向台湾出售任何武器,且该决定长期有效。

 

梅大使认为,“外交就是交朋友”这一观点是片面的,因为“西方人只尊重讲理的强者”。

 


《部长来了》系列全新一集《梅兆荣:做讲理的强者》在中德两国建交50周年纪念日正式推出。上海外国语大学师生团队希望以自制“四史”微课的方式,致敬这一具有承前启后重要意义的里程碑。正如片中所见,两国建交过程如同电影桥段,而谈判期间的一次次据理力争让梅兆荣大使逐步成长为一名坚持原则、求同存异、坚毅勇敢、实事求是的外交官。外交不仅是交朋友的艺术,也是斗争的艺术。在以理服人与以力服人之间,梅大使用他近半个世纪的外交工作经验给出了独到精深的答案——做讲理的强者。


项目介绍

《部长来了》系列访谈力邀共和国涉外工作的相关部长,以对外传播领域中的“四史”故事为主轴,基于重大或者鲜为人知的资料与史实,每期以见证者、思想者、解读者等篇章为内容进行对话。部长们阅历不凡,经验丰富,具有深厚的学术功底和远见卓识,他们是优秀的中国故事、四史故事的讲述者,谈及内容是对外传播领域的宝贵财富。


制作团队

制片:何金敛           

音频:浦文韬

撰稿:蒋子怡           

摄影:杨彦博

编导:廖䶮     

后期:周瑛昕

资料:王焓力        

宣发:薛妍

包装:樊雪寒 

编辑:徐昊东 刘琦



意犹未尽?尚不尽兴?

别着急!

3轮选拔后

10位新成员已集结完毕

跨越寒冬与酷暑

经290天的筹备

《部长来了》第三期

蓄势待发!



第一期:《部长来了——听赵启正讲对外传播》



第二期:《梅兆荣:我的译生》


注:访谈视频及相关内容仅用于教学使用。



来源 | 新闻传播学院

文稿 | 徐昊东

编辑 | 刘琦



●●●●●

阅读上外多语种资讯,欢迎访问

http://global.shisu.edu.cn

© 上海外国语大学微信公众平台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