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很高兴有你这样的朋友 | 校媒FM

中青校媒 2023-12-17
中青校媒记者 姚琴/摄


我时常在想,我们为什么会变成朋友。


第一次“交手”,是一场线上面试。面试不是很顺利,因为观点不合,我差点儿和其中一个学姐吵起来。


我现在都清晰地记得,当时会议里长久的寂静,所有人的麦克风都显示“开启”状态,但是没有任何声音进入我的耳朵。


在这场失败的面试结束一个星期后,我毫无准备地被拉入工作群。


然后,我就收到南星的好友邀请。


“你为什么不加我?”

“我看见你的乐器了,开会的时候记得表演。”

“咱们组就你一个文科生诶!”


于是,我被迫在开视频会议时表演了两次节目,“被迫”不停地回复她的消息,她就这样闯入我的世界。


“我就要天天烦你,直到我们成为好朋友。”

“好的。”我没当回事。


中青校媒记者 周钰/摄


让我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当真了,从刚开始的日常,到经验交流,再到就业实习指导,我越来越期待她的消息,也越来越愿意与她分享我的生活。


也许就是这个时候,我拥有了一个可以用“热气腾腾”形容的朋友。


南星来我生活的城市开会,我和同小组的“战友”一起去见她。


那是我们第一次见面,她在见我们的路上迷路了,我在电话这头拼命催她从工作的地方快点出来接我们,然后远远地看着她跑来,转身躲过她的“扫堂腿”攻击,反手按住她的脖子,她喊着“绕了好远的路,渴死我了”,接着从我的包里抽出水杯,还“顺走”一盒酸奶。


中午我们一起吃饭,她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而后陪我买了冰淇凌,带我去见了她认识的朋友,一路走走逛逛,从生活说到工作,从过去谈到未来,我们好像有聊不完的话题。


我突然发现,我比想象中更喜欢和她相处。


傍晚,南星到公交站送我,一路打打闹闹,当公交车进入我们视野的时候,她突然哭了。


我笑着和她开玩笑,“哭什么,又不是以后不见面了。”然后用自以为最酷的姿势,头也不回地上了车。


回家的路上,夕阳投射在眼睛里,是温暖得有些发烫的红色。


中青校媒记者 周钰/摄


从那次之后,我开始频繁地给南星打电话,有时候是开心的事,但是大部分都是幼稚的烦心事。


她一边听我用口齿不清地哭腔说事情的经过,一边在电话里骂我你是不是“傻”,一边告诉我应该怎么办,一边还能笑的毫不留情。


每次都是这样,我的情绪像一根拴在悬崖的绳索,她在拉拉扯扯间,把悲伤从山顶抛下去,然后拿其他的事情替换上来,最后拍拍手,继续推着我往前走。


很久以后,我们聊起面试时的事情,我说当时觉得自己一定不会被录取,因为面试的时候我怼了一个人。


“你怼的是不是我呀?”

“嗯……好像是。”

“我想起来了,你怼的就是我!”


但是这时,相比于那个问题的对错评判,得到的结果如何,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中青校媒记者 张昊东/摄


做了那么久的朋友,最遗憾的是我们之间,好像永远无法出现“温情”的对谈。


就像有一次,我给她分享了从一篇文章中摘录出来的语段,其中有一句“孤独熙熙攘攘”。


南星很快回复:

“不行。”

“你不孤独。”

“你还有我。”


我在屏幕那头飞速翻找代表“嫌弃”的表情包,以便及时终止这场有点“矫情”的对谈。


但其实我想说:我当然知道。



有人说:乐队是遇见彼此后,我就成为了我们。


就是那次见面,南星带我们认识了两个她采访过的朋友。


他们在大学里组了一支自己的乐队,两人分别是乐队的主唱和吉他手。


在相互介绍后,乐队主唱决定唱一首歌打破有点沉寂的氛围。

吉他手取出吉他,很熟练地调了音。


他们相视一笑,琴弦和歌声同时开始波动。


到高潮的时候,他们就一起唱。


“青春如同奔流的江河,一去来不及道别……”


声音在空荡的舞蹈教室碰撞,那一刻,时间幻化成无数光点,从四面八方席卷而来,缠绕到琴弦上,所有空气因子开始变得鲜活。


他们唱歌时看向彼此的眼睛里,是真诚炙热的光彩。


    中青校媒记者 朱淑雨/摄


“我从初中开始学吉他,到大学组了乐队,真的很开心遇到他们,让我找到自己真正热爱的事情,找到能够相互信任,可以坦诚相待的朋友,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和能量。”


“我们有很多相同点,和大家一起排练已经成了习惯,很享受一起为一个舞台全力以赴的瞬间。”


“我们还写了自己的歌,希望有一天能唱给大家听!”


聊到自己的乐队,两个初遇时腼腆的少年明显话多起来。


在算不上长的大学时光,他们的身影遍布校园大大小小的舞台,舞台上的聚光灯明明暗暗,转过头,背后还是彼此最可靠的身影。


热爱凝聚的友情在他们身上有了具像化的描述。


当热爱成为相遇的理由和答案,那一起走下去的心愿就变得理所当然。


中青校媒记者 姚琴/摄


后来,每当我意志消沉的时候,就会看他们唱歌的视频。


那个时刻所感受到的震撼,过了很久还会像第一次听到一样热血澎湃。


他们的情谊幻化成会发光的音符,不仅激励着他们,也感染着我们。


现在的他们已经大四,已经没有很多一起排练的时间,但是朋友圈时不时还会发各自练习的视频,依然技巧娴熟,热血沸腾。


和他们的友情一样,纯粹而炙热。



这也许就是朋友存在的意义。


在需要披荆斩棘的征途,我们笃定地知道有同频共振的伙伴,愿意见证彼此成长的发生路径,也拥有了肆意表达爱意的能力。


朋友是最好的朋友,我们也成为了最好的我们。


很庆幸我们在人海中遇见,很走运我们恰好合拍。


还有,很高兴有你这样的朋友。



文字:崔方涵主播:林欢榆、邓龙辉剪辑:陈曼洁视觉:崔方涵、杨紫琳编辑:程思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