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原创好文 | 建设“关爱弱者”的课堂社群文化

莫国夫 教师博览 2024-04-16

疫情防控期间,一段“老人不会用微信买菜,哭求超市工作人员”的视频曾在网络热传。视频中,超市工作人员对这老人说,需要用微信支付买菜,否则就买不到。老人不懂什么是微信支付,还问这个到哪取去,一脸不知所措的样子让人心疼。到后面老人着急了,便对着工作人员说“可怜可怜我吧”。当晚,网格员就为老人送去蔬菜包、大米、牛奶等物资。

作为社会的个案,此事最后有了一个圆满结果。但我由此想到,我们课堂中的“后进生”,他们面临的困境与这位老人何其相似?他们要面对日复一日听不懂的知识,面对一份又一份的试卷和作业。老人还可以或者敢于多次询问,但是今天的“后进生”在课堂上又有多少人敢于说出“我不懂”?

虽然现实生活与课堂学习是两个不同层级的人类生存处境,但我们可以完整探知到的是所有处于困境的弱者的挣扎感和无力感。对于社会的个案,我们可以迅速地处理好,并且得到完满的结果。但面对“后进生”,教师若想给到相对精准而有效的帮助与支持,则要复杂得多。

每一个人都生而好学,这是我们人类得以进化至今的基因。所有“后进生”,一开始都是对学校、对课堂、对学习充满好奇的,可是他们在学习的困难面前不断受挫,最终变得失去兴趣,逃离学习,形成固化的“我反正不是学习的料”的个体自我认知。这种现象的大量出现,值得以教师和家长为代表的成人持续思考与追问。

学习能力的强弱造就了班级中的“学优生”和“后进生”,并由此慢慢形成阶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这样的阶层会逐渐固化,难以逾越。同时正如佐藤学所言:“学习形成之处,就是差异产生之处,也是歧视和偏见产生的场所。”

从生态的角度看,课堂中“鄙视链“是客观存在的,处于生态位底层的“后进生”的存在感是非常弱的。这不仅因为他们知识与能力不及而带来的连续困惑和迷思,更因为伙伴、教师的忽视与否定,以及自我学习意义感的稀薄和缺失。

如常见的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中,经常是强弱异质搭配。老师的逻辑假设是,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孩子会带动和指导其他的孩子。但事实上我们观察到的现状经常是,强者成为话语霸权的拥有者,弱者成为学习的旁观者和逃离者。

再如一些班级为了创设“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把学生按考试成绩分为几等来编排座位,并按成绩的升降来实现流动。这种成人一厢情愿的粗暴做法,事实上是对弱者的心灵伤害,是强化了弱肉强食观念的“丛林法则”。

弱者如果发生转变,一定是从内心开始的。课堂深度学习语境中的学习,倡导的是“你有什么不懂来问我,我有什么不懂来问你”这样安全柔和的学习氛围,而不是弱者总处于被教的地位。

人性的常识告诉我们,学生唯有感觉安全,身体和心灵才会放松,心灵和大脑才会向外部的未知世界开放。因此,作为教师,我们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一些支架性的策略,使得对“后进生”的支持与帮助更加精准和有效。这样的精准和有效,集中体现在有没有激发起“后进生”在学习中的能动性。正如佐藤学所言:“能救学生的只有学生自己。

比如不要着急向学生要答案;面对问题,让学生停顿3至5秒钟再回答——在国外关于提问的研究中,这被称为问答的黄金等待期。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思维驱赶,会导致更多学生的夹生化学习和能动性丧失。

所以,教师一定要促使课堂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相信相互学习的力量,在倾听、关注每个孩子的声音中,形成课堂学习的交响曲。

为了保障弱者的学习权益,教师还可以设置一些“弱者优先”的课堂机制。如在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和代表小组的公共发言中,倡导弱者优先的原则。让“后进生”在小组内多轮倾听其他同学的表达后得到表达欲的提升,以此推动“后进生”体验到学习的尊严与意义,同时重塑自己在课堂中的形象。再如在课堂临近结束时,老师可以提醒大家,本堂课未发言过的学生优先发言,以保障弱者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

课堂建设关爱弱者的文化,不仅是对弱者的保护的需要,还是形成富有层次和节奏的学习生态的需要,更是对全体学生的人性教育。面对“后进生”,教师要让他们发现自己的价值,让他们在课堂的当下就意识到,即便是再微小的提高,也是重要的进步。

近年来,我已多次在课堂中亲眼见到“后进生”令人惊喜的“逆袭”。我想,其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课堂中对学生的真实尊重,是课堂中基于学习共同体的社群文化。

其实不仅是“后进生”,所有学生都需要课堂中容错和互学的机制保障。对学生来说,课堂是犯错成本最低的地方。学习中的犯错是真实的常态。正确的知识很难直接带给学生能力和素养的提高,而因错误形成的曲折和坎坷的知识获得过程,能让知识更具有黏性,使学生实现能力与素养的提升。简单地说,获得正确的知识不是目的,或者说只是表层的目的,而包括错误在内的学习过程,才是学科育人的价值所在。

容错,应当是课堂天经地义的学习风景。

同时作为教师,我们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学生表达的就是他理解的那个世界。佐藤学讲的“完整接纳学生”就是基于这样的思考。

此外,让同学成为“同学”的互学机制更要成为课堂文化。一旦有学生“求援”,同学要真诚地做出回应,老师更要做这样的表率。我在观课中,还是很少见到学生学习时主动求援的场面,这里的求援者不一定就只是“后进生”。正如李玉贵老师所言:“学习不是交流已经知道的东西,而是聆听自己不知道的东西。聆听他人的声音是学习的出发点,也是学习的起跳板。”

未经审视和改造的课堂与教室是天然存在着鄙视链的。但在以深度学习为追求的课堂里,学习上的优势者同样需要倾听、关注“后进生”的表达。教师要让所有学生明白:在课堂的学习场域里,每一个人的理解和观点都十分重要,都代表着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对这个问题的回应和看法,它会丰富、生动,甚至会进一步启发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知。这既是一种“宽容异见”的高阶思维,也是一种“从善如流”的人格修养。从大处讲,我们的未来社会也会因为有更多这样的建设者,而变得更加美好。

常识告诉我们,人总会有能力不及的领域。从这个角度看,我们每一个人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都可能是“后进生”。

我记得前文那个视频的评论区有人这样评论道:“人终有一老,手脚头脑都会渐渐跟不上社会的发展。不要让信息化带来的便利反向淘汰了这群老人,永远不要忘了人性化。”

我想课堂也是如此,无论何时,都不要轻易地放弃“后进生”!课堂从来都是为未来的社会准备的。好的课堂永远都是基于对学习者人性的洞见,回到“人”的原点进行思考和建设。今天的课堂的样子,就是明天的社会的样子。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