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定了!上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有大动作!加快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今年重点工作→

新民晚报 2023-04-19

在应对新冠以及甲流等

突发卫生事件时,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发挥了积极作用,

下一步如何继续增能,

实现分级分层分流的目标?


今天(4月13日)上午,上海市卫健委主任闻大翔透露,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下,市政府办公厅即将印发关于提升本市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重点强化社区卫生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公共卫生网底功能、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功能和重点人群的康复护理服务功能。


图源:话匣子


闻大翔介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坚持以全科服务为导向,提升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鉴别诊断和分诊、转诊服务能力,鼓励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适宜外科手术,比如说清创缝合、切开引流等小手术,同时放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用药比例的限制,促进社区用药目录与二三级医院目录逐步衔接,方便居民在家门口配药。


“十四五”期间,上海还将加大社区康复中心、护理中心的建设,让居民享受到更全面、更丰富的服务。同时,将根据区域的人口特征、功能定位和居民需求,新建、改建一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配置一些必要的检查检验设备。


基层医疗得到上级医院的支撑

特别重要,

如何做好衔接?


闻大翔表示:


首先,让二三级医院的专家进一步下沉社区,成立工作室,把一部分专病专科延伸到社区;


再比如,实施方案中也提到了,要把上级医院的一部分号源下放到社区,让家庭医生能够为签约居民精准预约到上级医院的专家门诊、检查检验和住院床位,这样能够很好地起到引流、分流的作用。


通过以上这些努力,基本实现全市社区医疗服务水平同质化提升,让居民就近获得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此外,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社区康复护理服务需求日益增长。下阶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为有康复需求的人群,以及从上级医院下转的患者,提供功能评定、康复治疗和护理、转诊等服务。对符合条件的行动不便、失能失智老年人和残疾人等,提供家庭病床出诊、居家康复护理和巡诊服务,让居民在“家门口”获得多种形式的康复护理服务。


当前,全市有24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8所分中心,844个服务站、1142个村卫生室,能够为居民提供基本诊疗、家庭医生、公共卫生等形式多样的卫生健康服务。特别是去年年底疫情期间,上海发挥家庭医生贴近居民的优势,快速摸清了重点人群的底数,这为后续的居民健康监测、动态随访提供了很好基础。当时,基层医疗承接了全市近60%的发热诊疗工作,充分发挥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网底功能。


闻大翔谈到,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是加强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市累计签约920万人,按照常住人口来算,签约率约37%,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签约率近90%,这也是重点要服务的人群。下一步,在继续加强与重点人群签约的基础上,逐步推进与在职人群、在校学生的签约,也鼓励整个家庭与家庭医生签约,让老百姓真正感受到家庭医生就在身边。






推进全市优质医疗资源更充裕

布局更均衡


目前,上海新冠病毒感染、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疫情形势总体平稳,新冠病毒感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流感流行强度呈持续下降态势。在抓新阶段疫情防控的同时,如何持续推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如何加快优质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


闻大翔介绍了今年的重点工作计划:


一、加快五个新城的三甲医院院区建设,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


二、新增1-2家区域性医疗中心,各区域性医疗中心预留10%-20%专家号源,通过医联体优先分配给家庭医生;


三、深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住居民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9%;


四、按照《本市社区康复中心建设指导标准》,完成20家示范性社区康复中心建设;


五、完成市医疗急救中心和郊区医疗急救中心50%急救车辆5G网络改造,80%急救车辆支持医保刷卡、移动支付等便捷方式;


六、建设“一区一品牌”中医专科(专病)重点基地。由市级中医医院与各区协同合作,依托区属医疗机构在每个区建立至少1个中医专科重点基地,切实推动中医优质资源下沉;


七、推进中医药特色示范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在最基层推进优质中医药服务。



闻大翔介绍,除了推进国家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以外,还要继续加快五个新城的医疗卫生项目建设。按照不低于全市平均水平,适度超前配置的标准和原则,加快郊区医疗卫生资源的补短板、增功能、提能级。瑞金医院嘉定院区、中山医院青浦院区、市一医院松江院区、新华医院奉贤院区、市六医院临港院区等分别按照规模要求新建或改扩建院区。


据悉,上海制定了新的便民就医工程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总目标是到2025年,优质医疗资源更加充裕、布局更加均衡,区域性医疗中心重大疑难疾病诊治能力逐步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分级诊疗格局更加优化。


相关阅读:


市卫健委:将继续合理配置更新救护车 引入社会资源加入应急人员储备


“3·15”曝光的2家医美企业均为非营业状态,提醒:不要盲目被“种草”,提倡理性医美




新民晚报原创稿件

记者:左妍

编辑:龚紫珺





推荐阅读




觉得不错下方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 四连击👇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