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惠及1734万人!

在过去的一年里

深圳加速推进

深圳医保制度体系全面形成

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

三重保障体系

全方位织密织牢医疗保障网


(点击链接查看详细报道)



2023年5月推出的“深圳惠民保”,让罕见病患者高额医疗费用得到有效解决;2023年10月1日实施的《深圳市医疗保障办法》(下称《医保办法》),让全市参保人医疗保障待遇稳中有进,积极回应我市群众医保急难愁盼问题……一系列利好,让市民享受到越来越多的健康福利。




截至2023年11月底

全市基本医保参保人1734万人

参保率达98.16%

基本医保基金(含生育)

累计结余2350亿元

比2022年年底增加375亿元

保持稳健运行


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海昆 摄



新《医保办法》平稳实施

群众好评连连



2023年,深圳医保坚持惠民利民导向,出台新《医保办法》,稳步扩大医疗保障覆盖范围、全面提升待遇水平、总体减轻缴费负担,少儿医保缴费负担、普通门诊年度限额、异地就医门诊统筹待遇、个人账户灵活使用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今年在深圳看病的体验真是大不一样了!医保报销的额度高了,限制条件也少了。”正带着孩子在福田区妇幼保健院看病的江女士告诉记者,最让她满意的当数新《医保办法》实施以后,家长还可以申请少儿医保个人缴费金额返还,帮她节省了家庭开支。


记者在深圳多家社康中心走访观察到,很多市民点赞深圳异地就医的新政策:深圳参保人在异地普通门诊可用统筹基金直接报销。

“以前大医院的报销手续复杂,还得自己先垫付,现在家门口的社康就能刷医保,而且医保统筹基金能报销的钱比以前更多了!”已经退休的吴爷爷笑着说。


图片源自深圳惠民保微信公号



据统计,2023年度少儿医保个人缴费金额同比下降26.5%、参保人数增长超13万人;自新《医保办法》10月1日实施以来,已为企业减负5.62亿元,26.9万人次享受新增异地普通门诊统筹待遇4920万元;参保人市内住院目录内基金支付比例提高至90.69%,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惠民保”关爱每一个小群体


2023年,深圳医保格外关注罕见病群体,出台实施“深圳惠民保”,不设年龄、户籍、职业、健康状况等参保限制,参加深圳医保的罕见病患者均可投保。


首年定价88元/人,保额一年超300万元,“深圳惠民保”突出对医保目录外高额医疗费用保障,将7种罕见病高价自费特效药品和“港澳药械通”部分药械纳入保障范围,建立起“基本医疗保障+深圳惠民保”的罕见病用药保障模式,有效解决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工作人员正在为港人提供咨询服务。深圳特区报记者 杨浩翰 摄


去年7月,“深圳惠民保”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完成首例罕见病理赔,患者是在该院治疗的一名X连锁低磷性佝偻病儿童。该患者在住院期间首次使用了医保目录外药品布罗索尤单抗注射液,费用为85918.80元。由于其家人为其购买了“深圳惠民保”,自费费用部分大幅降低,个人仅需自费支付36975.64元,在“深圳惠民保”待遇保障(罕见病自费药品费用报销)下,患者刷医保卡直接惠民保一站式结算报销48943.16元。


2023年度“深圳惠民保”投保超600万人,位居全国前列。截至目前,已累计保障2.05万人次、赔付9151万元;其中,保障罕见病患者133人次、赔付445.6万元。



采写|深圳特区报记者 程赞

编辑|杨渝嘉

监制|甘霖 王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惠及1734万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