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悦读西华|人间少了一颗星星,天上多了一颗星星——纪念流沙河

西华大学 2020-08-22


写在前面

时光无语,岁月如歌。文字有着沁人心脾的力量。西华大学走过近六十载,西华人也在这片热土上留下了太多回忆,他们把这份回忆转为文字,留在纸上,写在笔尖。我们借着文字的翅膀,穿越一甲子砥砺沧桑,去聆听一篇篇饱含情感的美文,感受一枝枝西华园里的次第绽放。官方微信开辟「悦读西华」栏目,为大家刊载西华师生笔下的美文,我们希望借此开创一个面向全体西华人的文字分享、交流平台。悦读,从今天开始。


全文共2510字,阅读大约需要10分钟。


今日主播:西华大学广播台 熊茜芮




人间少了一颗星星  天上多了一颗星——纪念流沙河文/王学东

乙亥年冬,异于往年的寒潮如期而至,冰冷之感甚于过往。来自北极涡旋的强势冷高压,以及巍峨雄壮的贡嘎山和俊秀的西岭雪山,准备了充足的千秋雪,用他们洁白而晶莹剔透的目光俯视着这片西蜀之地,冻结了飞扬的尘埃,冰封了落定的生命。


11月23日下午3时45分,天府之国的一颗矍铄的星星,诗人、学者流沙河在成都去世,遽然离去!但是,他排却开千万人嘈杂而拥挤的灵魂,从干冷的人间蒸腾而上,冲破冰封的大地,傲然遨游于浩瀚的宇宙洪荒之中。在幽暗、柔软而空虚苍穹之中,这颗天上的星星,继续射出微弱而干硬的光。


左三为流沙河▲


确实,在这样一个严重时刻,我却无法拥有三星堆青铜面具那坚挺的纵目和张扬的耳朵,让我猛然惊醒并迅速扒开掩盖在历史持久的肉体上的浓雾,去获得通天彻悟,去重新洞达历史的真实与存在,去张扬生命的尊严与个性。因为直到现在,我似乎都还无法直视照片上的这个瘦削的老人,在内心一直都有着复杂而缠绕的情感。


我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是“《星星》诗刊”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几乎收集和翻阅了与五六十年代《星星》有关的所有档案、报刊、文件和相关著作,当然也就几乎全面阅读了与流沙河相关的文献资料,因此可以说非常熟悉流沙河的个人历史。在那段历史中,不管他是负重前行或者说飘然溜过,我们都对那段复杂的历史有着难以释怀的、不可跨越之沉痛。不过,回到流沙河先生个人及其生命历程,却又是如此的活泼,且并充满了人生的各种迷人体验和激情,是人间的一颗星。换言之,即使是仅仅只面对先生的读书与写作,作为一个身居象牙塔之中,并自负为写作者、读书人、研究者的我,也不时有被打开永恒空间之感,且不断有着一种全新的生命境遇。


称流沙河是人间的一颗星星,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参与《星星》诗刊的创办,并在初期《星星》诗刊的历史中,做出了极为重要之贡献。在《星星》诗刊的创建之初,就新诗刊如何办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沙河明确地提出了“多发讽刺诗和情诗”的主张,为这个诗刊的发展奠定了的一个重要方向。进而,还在初期《星星》诗刊中还专门设有“情诗”和“讽刺诗”专栏,让这一诗刊具有了超越时代的诗学视野,呈现出多元化的“异端”色彩。此时地处西蜀的《星星》,可以说具有了容纳百家的气度,并推出了一批培养青年诗人,最终成为与北京的《诗刊》并列的新中国创刊最早的“专门的诗刊”。


在这一点上,流沙河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他不仅是《星星》诗刊的一个重要的星星,他更是推动当代诗歌发展中的一颗闪亮的星星,成为了一段令人惊异的传奇。


流沙河先生来校作学术报告▲


流沙河先生可以说具有非凡的才华,他的写作时时给人以惊喜,释放出星星一样的独特光芒。他以高中五期学历跳考四川大学农业化学系,并以该系第一名的优良成绩被录取。进而,他很快他就进入了自己的创作职业生涯。由于他在《川西日报》副刊上发表过演唱作品和短篇小说而引起了作家西戎的注意,调到《川西农民报》副刊任编辑,并获得了他的编辑身份。


流沙河是一个写作的多面手,他早期发表的作品就有短篇小说、诗、译诗、杂文等类型,且颇有个性。据流沙河自述,他的处女作就是短篇小说《折扣》。随后,中国青年出版社就出版了他的短篇小说集《窗》,并获得了一致好评。周振甫评论《读“窗”》说,“前四篇是1953年写的,最后一篇是1956年写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三年多以来的创作是有发展的。这种发展表现在:生活比较深入了,描写比较细致了,从追求情节因而游离生活进到通过情节来发展人物性格了,作品主题比较突出了。”而最值得关注,但并没有得到更多关注的流沙河与茜子合写的中篇小说《牛角湾》,被川西文联筹备委员会作为川西文艺小丛书编辑出版。虽然该小说是以通俗小说的面目出现,但作品对一些问题揭露,其大胆和深刻程度,可以说完全超越了《草木篇》。可以说,他的小说才华,是超过了他的诗歌才华的。


此后,流沙河则以一个诗人的形象,出现在文坛上。1956年由重庆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流沙河的第一本诗集《农村夜曲》,既有雄壮的时代之歌,也有深情的生活之歌,集中体现了他早期诗歌创作的主题和特色。即使在1957年开展了对《草木篇》展开批判之后以,作家出版社也还出版了他的新诗集《告别火星》。而流沙河在《星星》创刊号上发表的《草木篇》,既是一种探讨革命者人格问题的劝喻诗,也是见证并聚合当代历史发展的一把重要镜子,照出了一代人的精神与灵魂。


流沙河先生来校作学术报告▲


流沙河先生转向诗歌评论,转向古代哲学、古典文学、古文字的研究,其成就已是世所公认。在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流沙河的学者身份是远远高于诗人身份的。他的观点和方法,或许是可以商榷的。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他并非一个书斋中学者,而完全承担了一个文化传播者、甚至说传道者的重要角色。他在成都图书馆等地开展了系列讲座,讲庄子、将周易、讲《诗经》、讲汉魏六朝诗歌、讲唐诗、讲古文字,让大众直面传统、正视历史,启迪大众感受诗意、热爱生命、追求真理,可谓至始至终。


在82岁高龄之时,在为西华大学师生的公益讲座中,以“西”“华”“大”“学”“王”“东”等字为例,引经据典,从甲骨文、繁体字再到简化字,详细讲解了各字的语义及书写形态演变,向学子们展示了先人的智慧,以及汉字背后所蕴藏的深刻文化内涵。他的场场公益讲座,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诗性之旅”,对于所有的听众来说,都有着当头棒喝的醍醐灌顶之效。他的讲座,并不是餐后的茶点,而是一个整体的、系统的、完整的“文化盛宴”。


与此同时,他更像一个点火者,让我们不管是面对一个字,还是一个词,都需要我们穷其毕生之精神去锻造。讲坛上的他,就是一个星,在被他汩汩流淌而出的语言之光的浸润下,我们必须重新面对,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我们必须重新阅读、我们必须重新写作,甚至我们必须重新开始。


是的,人间少了一颗星星。


蓉城之中,这颗星星如无边的银杏已经完成了金黄的天责,在异常刺眼的灿烂色彩之中,肥厚而粗粝的叶子静静地沉睡在黑油油的大地上,舒展着轻盈命运的起承转合。


是的,天上多了一颗星星。


在穹顶之上,这颗星星的光芒依然具有锋利的穿透力。正是这样一个持续闪耀着的天上之星,还依然如沸腾的阳光一样,不断地向我们的历史和未来发出神秘的信息,并一点一点地渗透到我们的性格和命运之中,然后如咚咚咚的锣鼓声一样,使劲地撞击着我们脆弱的存在。


流沙河(1931~2019),本名余勋坦,1931年11月11日出生于成都,故乡四川金堂。中国现代诗人、作家、学者、书法家。主要作品有《流沙河诗集》《故园别》《游踪》《台湾诗人十二家》《隔海谈诗》《台湾中年诗人十二家》《流沙河诗话》《锯齿啮痕录》《庄子现代版》《流沙河随笔》《Y先生语录》《流沙河短文》《流沙河近作》等。诗作《就是那一只蟋蟀》《理想》被中学语文课本收录。

作者简介

王学东,西华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悦读西华」栏目征稿:

故事或新或旧,或平凡或精彩

现面向全校师生征集美文作品

欢迎在校师生及校友分享你的原创作品

主题不限,形式不限

“当下”“那年”,我们共同分享!


优秀作品将入选官微推送还有精美礼品相送
【投稿邮箱】xhxmt123@163.com*请注明作者姓名、学院、专业、联系电话等信息


推荐阅读


冲呀!来和热血澎湃的西华人一起奔跑!
颜值高,舞还跳得好!他从西华秋韵舞台跳到了央视春晚
▶在西华大学读......幼儿园?!是种什么体验?
早上七点,西华学子在干什么?




作者: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王学东

编辑:胡渊

主播:西华大学广播台 熊茜芮

编审:黄潇、王舒

点亮【在看】,为悦读点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