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知道吗?手指还有这样的玩法 | 语言学午餐

2017-08-31 Ling-lunch 语言学午餐Ling-Lunch

最近,自闭症、肢体障碍、精神障碍等弱势群体通过各种各样的方式,逐渐走入了我们的视线。


事实上,这些人一直存在。只不过,他们由于身体或精神原因,很难让我们听到他们的声音。


在所有人里,最难与人沟通的,莫过于同时失去了听力和视力的人。


我们都知道,通常,语言交流离不开听觉。失去了听觉的人,就只能依赖手语、文字来进行交流。


同时失去这两种感官的世界,既是安静的,又是黑暗的——听不到别人说的话,也看不到别人的手语和文字。这样的人,要如何与外界沟通呢。


在无声、黑暗的世界里,沟通难以想象的困难



触摸式手语



人的五种感官里,味觉和嗅觉能传达的信息很局限,但还剩一种——触觉,能帮助这样的聋盲人群体与外界沟通。


今天小编要介绍的就是一门全新的语言——触摸式手语(Pro-tactile Sign Language)。这是美国的聋盲人群体近些年才开始正式使用的语言。它的历史还不到十年。


触摸式美国手语


上图里,是美国加拉德特大学的神经科学家Clifton Langdon(听障)和他的研究助理Oscar Serna(听障+视障)在使用触摸式手语沟通。


触摸式手语不仅支持双人对话,还支持多人模式。也就是说,这些同时被隔绝了光和声音的人,也能够通过手拉着手,站在一起,互相谈话,享受正常人最基本的、交流的快乐。



这样的对话场景,让人感觉非常震撼。平时,我们和几个朋友同时聊天,插句话,给个表情,不停地互动,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哪怕是和一群语言不通的外国人在一起,也可以通过表情、动作互相理解。


然而面对聋盲人,这些举动都是无力的。和一群看不见也听不见的人在一起,你很难传达即时的信息,很难让他们立刻感知到你的反应。


但是,我们都被声音和图像局限了,忘了人类最本真的一种交流方式——触摸。可触摸的语言,突然拉近了聋盲人之间的距离,走向了最亲密的交流。


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能听的语言,也有不少能看的语言。但是,这样生动的、可以触摸的语言,能让所有看到它的人感叹:真美!



聋盲人交流的历史



事实上,在没有触摸式手语之前,聋盲人群体之间极少互相交流。


那时,聋盲人一般有三种沟通方式。第一种是法国盲人教育家布莱叶首创的布莱叶点字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盲文。



第二种,是手指语(finger-spelling),即通过手指变换来拼写字母和单词。世界上最著名的聋盲人——海伦 · 凯勒——就是通过这样的语言来沟通。


海伦 · 凯勒在用手指语沟通


手指语看起来和触摸式手语很像。但是,与手语不同,手指语完全建立在字母的拼写之上,没有象形、拟声等构词法,也没有时间感和空间感。


比如,大家都知道海伦 · 凯勒的家庭教师为她拼写“water”的故事。在手指语里,就要把“w, a, t, e, r”五个字母都拼写出来。


第三种,则是通过触摸对方所打的手语,来进行沟通交流。这种方法,可以说是触摸式手语的前身。现在也正被聋盲群体广泛使用。


一个人摸着另一个人打手语


这是因为,许多仅仅有一点微弱视力、并且视力还在逐渐减退的聋盲人,都会选择用手语来进行沟通——他们不希望被人看作是盲人。


当失去视力的时候,他们就通过触摸,来理解对方的手语。这样,他们不仅可以和聋盲人交流,还可以和聋人、甚至是会手语的健听人交流。



摸另一个人打手语,让聋盲人能够和会手语的人交流


然而,我们知道,手语是建立在视觉之上的语言,有大量象形的词汇。此外,由于大部分聋人并未失去发声能力,很多手语词还借用了正常说话的发音。拥有视觉的聋人,可以通过口型、震动等信息理解和记忆这些手语词汇。


因此,手语并不完全适合失去视觉的聋人。


如果你看不见也听不见,你会想要怎么交流?


人类语言学家Terra Edwards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读博期间,做过长达五年的关于西雅图聋盲人的研究。她说,尽管有一些专供聋盲人使用的交流资源——比如聋盲人打字系统等等——许多聋盲人仍然需要依靠翻译来交流。


这些翻译都需要提前预定。所以聋盲人临时起意想聊个天,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样的情况在2007年左右发生了改变。当时,由于资金和后勤短缺,雇佣翻译变得越来越难。但是这些聋盲人又迫切需要交流,因此他们逐渐开始使用这种触摸式手语。


触摸式手语,才是一门真正属于聋盲人自己的语言。



触摸式手语与手语的不同之处



触摸式手语手语里借用了很多词汇。同时,它将视觉信息转化为触觉信息,充分调动对话双方的肢体,来完成交流。


比如,下面是一句话“I cut down a tree”在美国手语和美国触摸式手语里的对比:


美国手语:I cut down a tree.

触摸式美国手语:I cut down a tree.


从这个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触摸式手语和手语的不同之处。手语里,人们用自己的手打出句子,让对方看;而在触摸式手语里,我们用对方的手和身体,来打出想说的句子。


这样做的好处是,在双方没有视觉和听觉的情况下,充分调用对方的感官来传递信息。比如,要比划一种空间感,你可以直接拿着对方的手来描述,让他亲身体验你的意思。

拿着对方的手“说话”


在多人对话里,触摸式手语有许多自己的互动方式。比如,一个人在另一个人手臂上轻轻拍动,就代表点头的意思。

拍手臂代表点头


在美国,现在大约有4.5-5万聋盲人。在中国,这个数据尚未看到统计。但截至2010年末,中国的听障和视障人数一共有3317万人;多重障碍则有1386万人。可以想见,与美国相比,中国聋盲人的数量只会更多。


然而,对于他们的生活现状,我们一无所知;寻找关于他们的数据统计,也一无所获。很可能就是因为他们与外界交流非常困难。


美国已经逐渐发展起来的触摸式手语,是一门有机、自然的语言。就像从亿万年前走来的人类一样,因为最基本的沟通需求,开始说话。


这门可触摸语言,脱离了听觉和视觉的限制,也让我们知道,无论是谁,都有交流的渴望、权利和能力。这对全世界的聋盲群体,都是一种好的信号。如果能推广这种触摸式手语,也许能让这些身体有障碍的人,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坐在一起开心地、手拉手地聊聊天。



参考文献:

Protactile ASL: https://qz.com/758851/deafblind-americans-developed-a-language-that-doesnt-involve-sight-or-sound/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