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黄宁花: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

黄宁花,禹旭才 高校教育管理 2024-02-05

1

作者简介





黄宁花,博士研究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禹旭才,教授、博导,教育学博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

引用本文





黄宁花,禹旭才.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J].高校教育管理,2022,16(5):106-115.

3

摘要





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运用系统思维助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助于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格局,推动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而且有助于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从系统思维视域看,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存在元素分散、主体分化、实践偏离等问题,高校应善用整体性系统思维有机整合、聚焦提炼、灵活运用课程思政元素;巧用关联性系统思维强化校际沟通、部门协同、师师合作、师生交流;活用动态性系统思维促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比例协调、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进而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3

关键词





系统思维;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课程育人;教学改革;三全育人

方法决定视域。系统思维作为一种科学思维范式,是将系列分散问题进行排列整合,并以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视角予以分析的思维方法,对指导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系统思维的运用,多次强调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运用系统思维来分析问题、指导工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知识、价值理念以及精神追求等融入到各门课程中去”的系统工程,理应坚持以系统思维为指导,强化全局意识,发挥协同效应,如此才能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大思政”格局。因此,在党和国家强调要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时刻,深入探讨将系统思维运用于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和路径,对推进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解读



系统思维是从整体出发,把对象作为多方面联系的动态整体加以研究的现代科学思维方法。这种思维方法强调人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把事物放在普遍联系的系统中来认识,换言之,就是要整体把握、统筹兼顾,着重从系统和环境、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动态地考察对象,并定量调整和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最佳化处理问题的目的。现今,“系统思维已经成为理解我们周围世界规律性的一个重要和特殊的测定‘参量’”。高校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狭义上可理解为除思政课程之外的其他课程发挥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作用的教育理念;广义上可理解为依托课程将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贯穿于专业课教育教学全过程,使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教育理念。基于此,本研究以系统思维为指引,对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进行解读,有助于客观且全面地把握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要义,进而找到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优路径,以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迈向新台阶。

从系统论视角看,系统各要素间、系统与环境间、系统与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形成了各种结构关系。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由课程、教师、教材等诸多要素组成的综合系统,内部亦蕴含着不同的结构关系,其系统性不仅体现在管理者、教育者、教育对象等不同主体的相互作用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课程思政目标的确定、内容的整合、方法的选择、路径的优化等的有机结合方面。因此,要想把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好,我们就需对课程思政进行系统化研究,既要充分考量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各要素间的关系,着力“在课程联动、主体联合、内容联结、方法联创、载体联关的过程中,推动形成协调配合、优势互补、集约产出的教学协同创新效应”,又要从系统的有效整合出发,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置于“三全育人”的大格局之中,促进政府、高校以及高校内部各部门间的深层合作,以整合各方资源、集聚各方力量、形成育人合力,把立德树人渗透到各课程、各方面、各环节,从而达到整体最优的效果。

从方法论视角看,系统思维是具有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能有效协同整体和部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之间的关系,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等特点。系统思维的整体性特点要求高校把课程思政建设置于一体化运行体系之中,既保持专业课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以及价值引领的统一性,又保持专业课课程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努力在实现专业课课程本身目标和意图的基础上,焕发更深层次的价值塑造和价值引领活力。系统思维的关联性特点要求高校把课程思政建设置于管理者、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等多主体的关系中来理解,进而在复杂的关系网中找到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最佳主体协同模式。系统思维的动态性特点要求高校把课程思政建设看作是动态的发展过程,历时性地对建设情况进行考察,并在发展变化中使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衔接顺畅、转场自然。总体而言,高校要在掌握系统思维方法的基础上,将系统思维运用于课程思政建设之中,从要素、环境、结构等的相互联系中认识和把握课程思政建设的关键,以系统谋划、推动各项建设工作,凝聚各建设主体的力量,进而把复杂的建设问题明朗化、条理化、简单化。



二、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又包含若干子系统,建设难度大、覆盖范围广、参与主体多、开展周期长,非一人之力、一时之功就可完成。因此,运用系统思维助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不仅有助于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格局,推动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而且有助于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

第一,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优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格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涉及面广,需协调领导者、管理者、教育者等建设主体以及党委、宣传、人事、教务、财务、科研等部门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是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攻克的一大难题,而系统思维的运用则有助于破解这一难题。一方面,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构建全员抓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格局。系统思维强调人们在处理事物时应根据事物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把握事物间的内在关联,理顺事物间的关系网络,进而构建和谐的关系网。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亦可运用这一思维来协调各部门、各建设主体之间的关系,强化沟通,畅通信息渠道,实现消息灵通、信息互通、交流畅通,进而形成全员抓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格局。另一方面,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构建全课程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习近平强调,所有课程都有育人功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只当作思政课的事,其他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见,课程思政建设的出发点就是要使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统思维的运用有助于推动各门课程走出“孤岛困境”,促使思政课程与各类专业课程同向同行,最终形成高校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

第二,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推动高校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只有找准建设方向、把握建设重点、坚持科学谋划、制订严密计划、搞好统筹规划,才能实现高质量建设的目标。一方面,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整体谋划,搭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台子。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系统工程。从系统思维出发,做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制订好支持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任务清单,有助于搭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台子,为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充足的人力支持、物力保障和财力支撑,以解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战略布局,摆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位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提出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战略举措。从系统思维出发,深刻阐明立德树人与课程思政的重要关联,不仅有助于推动高校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将课程思政建设摆在思政教育和铸魂育人的重要位置,而且有助于汇聚课程思政建设的强大合力,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第三,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高校开展课程思政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有机融合的过程。系统思维的运用有助于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一方面,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准确把握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的关键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并非是要把思政课变成隐性课程,完全融入其他人文素质课程,而是要打破学科藩篱,根据各学科、各专业的特点巧妙地引入既在课程之外又隐含在课程之中的思政元素,以达到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综合分析、分类整合各类思政元素,准确将其贯穿、渗透于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进而实现知识与技能、情感与价值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融合点。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并非是要将专业课完全思政化,丧失其“原有功能”,而是要在确保专业课“原汁原味”的同时,精准巧妙地增添思政元素,使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无缝对接、有机融合。运用系统思维有助于找准各类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融合点,使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纵向衔接、横向贯通,以发挥各类课程的隐性思政功能。



三、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反思



毋庸置疑,近年来我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从系统思维看,还存在元素分散、主体分化、实践偏离等诸多瓶颈。

(一)元素分散,未能有效凝聚整体合力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由内在要素(元素)构成的。”高校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多元多样,只有把握和运用好这些思政元素,才能汇聚整体合力,实现系统的整体功能最大化。但从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现状来看,仍有诸多课程思政元素处于分散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分布不均。从比较视角来看,高校各类课程均蕴含着亟待挖掘的思政元素,但这些元素多呈分散状态,大多需要进行整合、分类和加工才能加以利用,且不同专业课的思政元素含量也不同,需教师自行挖掘、串联和讲解。因此,与思政课相比,专业课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是断层、杂乱、零散的,缺乏层次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二是提炼不精。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想取得“真效果”,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聚焦重点、提炼观点、强化表达,力戒简单粗暴、生搬硬套、生拉硬扯。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仅围绕专业课教学内容进行讲述,既未花大力气、下苦功夫对专业课中蕴含的内源性思政元素进行提炼和升华,也未积极引入与之相匹配的外源性思政元素,存在表面化、肤浅化、形式化等问题。三是衔接不畅。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有机融合是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亟须突破的重点难点问题。但在具体实践中,高校大多存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衔接不畅、转场生硬等问题,教师既未深入挖掘各类课程中最核心的思政元素,使之精准巧妙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又未找准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结合点,使之有机融合。

(二)主体分化,未能充分激发内在活力

从系统思维视域来看,任何一项任务的实施都不是单一部门、单一主体能单独推进的,需协调各方力量整体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亦是如此。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主体仍处于分化状态,建设活力尚未被充分激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校际分化。高校课程思政要想实现高质量建设,就需强化校际沟通、交流与合作,使各高校齐心协力、同心同德,共同为实现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目标各献其策、各出其力。目前各高校间缺乏经验交流,未有效实现资源共享与成果分享,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许多优质课程思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以及许多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和经验的有效推广。二是部门分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需党委、宣传、人事、教务、财务、科研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履其责、相互配合。目前课程思政建设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高校的领导者、管理者对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系统性认识不够,未能从全局角度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顶层设计,强化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使得各部门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各自为政”,存在因责任划分不清、界限不明而互相推诿的现象,甚至出现了越位、缺位、错位、虚设等问题。三是师师分化。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涉及的课程广、参与的教师多、执行的难度大,需各教师主体协同配合。但现实情况是各教师主体往往因工作任务繁重、彼此交流甚少、对开展课程思政的艰巨性和繁杂性认识不清等原因,而选择“各自施策”“单打独斗”,各备各的课、各上各的课、各批各的作业,没有形成共建合力,甚至有时还会出现“分力”现象。四是师生分化。教学相长是高校课程思政取得成效的重要条件,但纵观当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一方面存在部分师生因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不够,未能相互配合开展好此项工作的问题;另一方面存在因师生沟通交流不够,或是因教师在课程思政上投入过少或不精准,未能实现教学合一、供需匹配的问题。

(三)实践偏离,未能形成协同共进动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想达到预期目标,就需将其教育理念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之中。但纵观当前各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实践,大多存在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或是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比例失衡,抑或是思政元素简单植入专业课程等问题。一是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部分教师因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到位,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打着课程思政的“幌子”就课程说思政,而未深入挖掘和深度解读思政内容,也未能将知识教育与价值教育相结合,忽视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联系与区别,淡化了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致出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脱节、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分离等问题。二是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比例失衡。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部分教师因对课程思政的理念、要求等学习、领悟和消化不到位,没有认清、辨明开展课程思政的本意和目的,因而在教学过程中主次不分、舍本逐末,一味追求思想政治教育,过多穿插、讲解思政内容,对专业内容却只是“蜻蜓点水”般掠过,以致出现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比例失衡或是专业课全是“思政味”等问题。三是思政元素简单植入专业课程。高校在开展课程思政过程中,部分教师为应付开展课程思政的现实要求,焊接式、机械式、拼接式地将思政元素植入专业课程,未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地将思政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之中,导致思政元素与专业内容出现“水油不相融”的问题。



四、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化路径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要想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展,就需以问题为导向,从战略与全局的高度种好“责任田”,靶向解决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为此,各高校应树立“一盘棋”思想,着力借助系统思维推动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朝着更好效果、更高质量、更高效率的方向迈进。

(一)善用整体性系统思维统筹推进高校

课程思政建设

整体性是系统的本质属性。系统是由多个部分组成的整体,但系统整体绝不是机械地把各部分简单地线性叠加或拼凑,而是基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并根据各部分的特质、按照其内在的有机联系结合成统一整体。因此,系统整体具备部分所没有的许多新特质和新功能,只有辩证把握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才能科学、完整地认识事物,整体把握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前进方向,取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整体功能效益。为此,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从建设目标出发,运用整体性系统思维打破孤立、片面的思维定式,进而有机整合、聚焦提炼、灵活运用课程思政元素。

一是有机整合课程思政元素。针对课程思政元素含量不一、分布不均的问题,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整合课程思政资源,着力打造学科育人共同体。课程是高校育人的主载体,高校要想把课程思政建设好,就要发挥系统的整体性优势,着力“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建设涵盖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资源的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解决好各类课程和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这样才能发挥学科协同效应,实现课程思政资源由分散走向集中,使各门课程均能承载育人功能。另一方面,高校要整合实践教育资源,着力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除整合和运用专业课教育资源之外,还应努力打造立德树人共同体,构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的育人格局。高校应按照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材施教的原则,“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挖掘、整合、利用地方和企业的实践教育资源,深入开展多元、多样的志愿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实习实训活动等,以实现校企结合、校地结合,双向互动、相互促进。

二是聚焦提炼课程思政元素。作为课程思政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根据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在教学设计、元素提炼、内容编排等方面下功夫。一方面,教师应以整体性系统思维为指导,依据各专业群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按照融入、淬炼、导出的课程思政实施路径,精心遴选、聚焦提炼课程思政元素,并予以整合利用、系统分配,使之精准巧妙地融入专业课教学内容,以优化课程内容设置、理顺课程知识框架、调整教材章节顺序,做到“一体化”衔接、“无缝式”对接,避免出现零散式、断裂式嫁接思政元素的情况。另一方面,教师应在专、精、深上做文章,既要立足专业知识体系,注重从课程中提炼内源性思政元素,并对遴选出的思政元素进行梳理、提炼和升华,又要积极引入与之相匹配的外源性思政元素,以提高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契合度,努力实现专业课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同步同频、相辅相成。

三是灵活运用课程思政元素。针对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衔接不畅的问题,首先,高校应整合教材内容,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教材内容是教学内容之本。高校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应努力在课程思政的“配方”上下功夫,挖掘、梳理好专业课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合理有序地导入专业课教学内容设计,融入专业课课程标准、教学目标、授课计划、教案和讲稿之中,进而推动专业课教学内容由“大一统”的教材内容体系转化为带有“思政味”的教学内容体系。其次,高校应活用思政元素,实现各学科思政元素互融互通。高校应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特点和目标,深挖与各专业知识点相对应的思政元素,在运用好各专业课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的同时,还应积极吸收和借鉴其他学科中与之相契合的思政元素,以打破学科分野,做到课程互动、专业互促、学科互启。最后,高校应积极开展典型经验交流、课程思政教学比赛、教师教学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着力打破学科间的“孤岛现象”,使课程思政建设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形成良性共生的融合态势,从而不断完善高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内容体系。

(二)巧用关联性系统思维协调推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关联性是系统的基本属性。关联性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是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系统思维的关联性要求人们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要综合考量各元素间的联系,把握事物内在的结构性、层次性和条理性,并根据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关联性思考,以达到最优目标。系统思维的整体性和关联性亦是相互联系、互为影响的。只有正确分析和把握元素间的联系,才能把握好整体;反之,只有从整体出发分析元素的关联性才有价值。因此,从本质上讲,运用关联性系统思维就是从整体上把握元素间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关系,以揭示元素间的规律性联系,为解决问题提供系统的优化措施。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需要多校联动、多部门参与、多主体协同的系统工程,理应坚持以关联性系统思维为指导,协调好学校与学校、部门与部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全员育人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

一是强化校际沟通。从关联性视角来看,高校之间的协同合作是影响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实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各高校要发挥“集团作战”优势。一方面,高校可通过建设课程思政网站,着力搭建一个包括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专栏的课程思政教学典型案例资源库,通过资源共享和经验分享的形式供各高校、学院的教育者学习和借鉴。另一方面,高校应打破校际壁垒,着力创建“键对键”“面对面”的交流学习平台,如创建教学聊天室、教学论坛等,用于分享建设经验、总结建设问题,共探课程思政建设之“道”,共绘课程思政建设之“图”,共耕课程思政建设之“田”,共建课程思政建设之“路”,使校与校之间做到互通有无、互促发展。另外,高校还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等形式遴选出优秀的课程思政教学能手,形成优秀课程思政教师巡讲机制,努力为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优质教师资源和学习标杆。

二是强化部门协同。针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各部门职责不清、互相推诿、多头管理或管理缺失等问题,高校领导者和管理者应明确并协调好各部门的权责关系,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系统安排。具体的,党委负责总揽全局,把好课程思政建设方向,管好课程思政建设大局,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相关决策,督促课程思政建设各项决策落实;宣传部门负责把握课程思政建设主旋律;人事处负责把好课程思政教师队伍的聘用、考核与培养关;教务处负责建好课堂教学“主渠道”、教师队伍“主力军”;财务部门负责管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各项经费;科研部门负责做好课程思政建设的相关科研立项工作;等等。学校党委、宣传、人事、教务、财务、科研等部门携手共进,共担“思政担”、共守“思政渠”、共种“思政田”,落实好课程思政建设在顶层设计、推广宣传、师资引进、教育教学、经费保障、科研立项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进而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格局。

三是强化师师合作。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作为一项系统工程,非单个教师可独立完成,只有各教师主体都承担起育人责任,树立关联性课程思政观,在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动上同行,共同学习、相互交流,才能形成“人人重育人、门门有思政、课课有特色”的课程思政建设格局。其一,高校应积极搭建课程思政工作室等学习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合作空间和设施支持,以汇聚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班主任之合力,使其为开展好课程思政各献其策、各出其力。其二,高校应努力打造理念一致、能力互促、协同配合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使教师从单打独斗向集体攻关转变,以统筹解决教学能力“短板”、教学实践“误区”等问题。其三,高校应通过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科研活动,实行集体备课、“传帮带”等措施增强教师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各学科、各专业课教师分工合作、相互学习、共同提高,真正将协同育人的理念和举措落实、落细。

四是强化师生交流。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高校顺利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师生平等互动、和谐交流,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愿所求,并以此为导向,努力做到“学有所想、我有所应,学有所求、我有所供”,进而形成师生共促、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局面。为此,高校可通过以下举措构建师生互促机制。一方面,高校应积极搭建师生交流互动平台,如微信群、QQ群等为师生交流提供便捷渠道,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教师的主导性和能动性,使师生相互理解、相互促进、相互尊重、相互启迪,从而焕发师生互促发展的勃勃生机。另一方面,高校应努力改变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你打我通”的教学模式,引导教师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以及教书育人规律的基础上,聚焦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获得感这一核心目标,解答学生困惑、回应学生需求,以实现他教与自教、学生成长与教师发展相统一。此外,针对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理解不够的问题,高校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度与理解度,使其积极参与到课程思政建设中来。


(三)活用动态性系统思维稳步推进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

动态性是系统的固有属性。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指出:“运动,就它被理解为物质的存在方式、物质的固有属性这一最一般的意义来说,涵盖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单纯的位置变动直到思维。”由是观之,任何系统乃至系统思维必然是动态、不断发展变化的。系统思维的动态性正是系统动态性的主观反映,这种动态性变化源于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这就要求人们要善于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关注事物的演化过程,把握事物的变化脉络,洞悉事物的发展规律,于变化中把握主动,于变局中开新局。毋庸赘言,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亦是一个动态推进的过程,教育者须根据时代要求以及教育对象的认知特点、接受规律、现实需求等的变化做出调整。为此,高校应以动态性系统思维为指导,以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凸显的问题为指引,不断在发展变化中调整建设方略、破解建设问题,以紧跟时代步伐、满足教育对象多样多变之需,实现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

一是促使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针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其一,高校应根据课程思政建设要求,扭转专业课教师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不做价值传播的“大先生”的错误倾向,使专业课教师自觉肩负“经师与人师”双重职责,主动担起“思政担”,绘制好课程思政元素图,整体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做到既教书又育人,既立德又树人,既培根又铸魂,真正把课程思政建设成学生听得进、记得住、用得上,真心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从而达到同时同步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的目的。其二,高校应根据环境、形势和政策的变化等,着力通过政策引导、培训指导、专题教导等形式提升专业课教师的思政素养、专业素养和教学素养,使其紧密结合专业课程特点以及课程思政的建设要求,深入探讨课程思政的建设方式,并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价值层面的引导,做到既讲透专业内容,又引入思政元素,以达到“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育人效果。其三,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现实条件,充分发挥校内外优秀课程思政教师的指导、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以帮助普通教师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精髓要义,深入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接受规律和现实需求等,并在系统思维的指引下,明确自己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发挥本色、干出特色,努力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

二是促使思政内容和专业内容比例协调。针对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专业内容与思政内容比例失衡、专业课全是“思政味”的问题,高校一方面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动态更新课程理念,使其明确课程思政并不是课程的思政化,开展课程思政建设也并非是要减少专业课的教学任务,更不是削弱专业课的科学性、专业性和系统性,而是要以专业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为核心,并在此基础上挖掘专业内容所蕴含的思政元素或是引入与专业内容相契合的思政内容,加以提炼、整合和运用,使专业课中蕴含的隐性思政内容得以显现,从而使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另一方面,高校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政建设实践中明晰课程思政的系统运行机理,使其在课程思政实践中着力“以资源要素的系统输入和内在整合等为切入点来审视其具体配置过程”,避免出现思政内容与专业内容比例失衡、主次不分、顾此失彼的现象。此外,高校还要引导专业课教师系统把握学科知识体系间的结构和关系,明晰学科的逻辑链条、价值取向,掌握学科教学的基本方法,进而完善课程标准、重塑课堂结构,在教学过程中分清主次、抓住关键、突出重点,做到内容科学、方法恰当、比例协调,避免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或是恢复专业课的“原貌”。

三是促使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推动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相融合是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其一,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和政策变化要求,引导各专业课教师紧紧围绕思政元素和专业课教学内容相融合这个关键点,努力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把握好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教学内容融合的“切入点”“动情点”“平衡点”,科学设计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路径,进而在专业知识传授中巧妙地融入思政元素,让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内容相互映射、相互融合,以实现专业知识与思政知识相得益彰、育人成效和课程质量双向提升。其二,高校应对标《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引导专业课教师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学科专业特色、人才培养要求、专业课程的知识发展及其在实践中的作用变化等灵活、巧妙地开展课程思政,以最大化发挥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将课程思政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全面发展。其三,高校应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统一,既要引导专业课教师开拓创新,积极探寻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路径;又要回首过往,总结好课程思政建设的宝贵经验,努力形成一套可迁移、可复制、可推广的课程思政建设模式,形成“样板效应”,为下一阶段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为相关党政部门的决策提供现实依据,进而推动高校课程思政由“样板房”向“新常态”转变。

分享、点赞和在看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高校思政教育与管理】黄宁花:系统思维视域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实践反思与优化路径

黄宁花,禹旭才 高校教育管理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