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务院发文:拟再建500家社区医院!


基层医疗机构“升级”之路怎么走?



6月10日,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社区医院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十四五”期间社区医院发展进行初步规划。


其中,“拟于年底前再推进建成500家左右社区医院”成《通知》最大亮点。

哪些医院能入选?标准是什么?未来有哪些政策支持?“基层卫生健康”为您详细梳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

成规划重点


从文件精神来看,国家今年拟建的500家社区医院以升级现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为主。

《通知》指出:“各地在建设过程中,应当主要依托现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建设,对符合条件的尤其是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卫生院,可根据发展需要纳入社区医院建设范围。”这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乡镇卫生院的发展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共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7.1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3.6万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5万个。从如此庞大的基数中选出500个进行升级,到底该以什么为标准呢?

《通知》中提出了几个导向性指标,如基层医疗机构基本情况、服务能力和群众看病就医需求等,并表示“要科学制定社区医院建设方案和年度计划,注重过程管理,时间服从质量,成熟一个建设一个,巩固一个。

“基层卫生健康”推测,“成熟一个建设一个”或许才是本次遴选最重要的标准,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本身的服务能力要达到或接近社区医院的标准,才有脱颖而出的可能。

2019年6月1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社区医院基本标准和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试行)的通知》对社区医院床位设置、科室设施、人员配置、房屋及设施配备提出了明确规定,可以算作社区医院建设的“国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附件1:社区医院基本标准(试行)    一、社区医院定位
社区医院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以居民健康为中心,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属于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二、社区医院设置
社区医院设置应当符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现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条件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医疗服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加挂社区医院牌子。
三、基本功能
(一)具备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的门诊、住院诊疗综合服务能力。符合条件的,可提供适宜的手术操作项目。
(二)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承担辖区的公共卫生管理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能够提供健康管理、康复指导等个性化的签约服务。
(三)具备辖区内居民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等分级诊疗功能,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
(四)对周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技术指导和帮扶。
四、床位设置
实际开放床位数≥30张,可按照服务人口1.0-1.5张/千人配置。主要以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为主,鼓励有条件的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床位。床位使用率≥75%。
五、科室设置
(一)临床科室。至少设置全科医疗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应当设置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精神(心理)科、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科、血液净化室等专业科室中的5个科室,有条件的可设置感染性疾病诊室(发热门诊)、老年医学科等科室。
(二)公共卫生科室。至少设置预防保健科、预防接种门诊、妇儿保健门诊、健康教育室、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室。公共卫生科室宜相对集中设置,有条件的可设置“优生优育优教中心(三优指导中心)”、营养科。
(三)医技等科室。至少设置医学检验科(化验室)、医学影像科、心电图室、西(中)药房。有条件的可设置胃镜室等功能检查室。影像诊断、临床检验、消毒供应室等科室可由第三方机构或者医联体上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开展手术操作的社区医院应当设置手术室、麻醉科,病理诊断可由第三方机构或者医联体上级医疗机构提供服务。
(四)其他科室。应当设有治疗室、注射室、输液室、处置室、观察室。社区医院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
(五)管理科室。至少设有综合办公室(党建办公室)、医务科(质管科)、护理科、院感科、公共卫生管理科、财务资产科。有条件的可设置双向转诊办公室、信息科、病案室等。
六、人员配置
(一)非卫技人员比例不超过15%。
(二)每床至少配备0.7名卫生技术人员。
(三)医护比达到1:1.5,每个临床科室至少配备1名具有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
(四)全科医师不少于3名,公共卫生医师不少于2名,并配备一定比例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
七、设备设施
有与开展的诊疗科目相应的设备设施。
八、房屋
(一)功能分区合理,流程科学,洁污分流,充分体现保护患者隐私、无障碍设计要求,并符合国家卫生学标准。
(二)房屋建筑耐久年限、建筑安全等级应不低于二级,符合节能环保及抗震设防要求。有污水处理设施,污水排放达标。建有规范的医疗废物暂存处。
(三)业务用房建设应符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设标准》(建标163-2013)相关要求。
(四)业务用房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每床位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
九、规章制度
社区医院应当严格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技术规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有国家制定或认定的医疗护理等技术操作规程,并成册可用。重点加强以下制度建设:
(一)医疗质量安全制度。按照《社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有关要求,建立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
(二)医院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财务、会计、资产和审计监督等相关法律法规。
(三)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政治功能,完善议事决策制度,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医风建设,建立完善医德医风工作机制与考评制度。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培育和塑造医学人文精神,践行和弘扬崇高职业精神。
(四)其他制度。应当建立工作人员职业道德规范与行为准则,人员岗位责任制度,技术人员聘用、培训、管理、考核与奖惩制度,职能科室工作制度,技术服务规范与工作制度,双向转诊制度,投诉调查处理制度,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药品、设备、档案、信息管理等制度。
十、其他要求
开展手术操作的社区医院应当严格执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手术分级管理有关要求,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保障医疗质量与安全。

滑动查看更多


想升级,硬件水平是一个方面,医院本身的医疗服务能力是另一个方面。《通知》中强调要突出社区医院服务特色,包括:

一是积极开展签约服务、家庭病床服务、上门服务、社区护理、安宁疗护、随访管理服务等,落实慢性病长期用药处方管理要求,调整和适当延长社区医院门诊服务时间,提高服务可及性和便利性。

二是面对人口老龄化议题,要求以“一老一小”为重点完善社区医院功能布局,改善设施条件和设备配备,优化服务流程,方便老年人和儿童看病就医,拓展妇幼保健和医养结合服务。

三是积极适应日益严峻的慢性病防治形势和重大疾病防控工作需要,加强医防融合,提供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服务。

四是立足常态化社区疫情防控,符合条件的设置发热诊室,提升及时发现、依法报告和处置传染病能力。

五说立足满足群众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在做好全科医疗服务的基础上,鼓励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口腔、儿科及妇幼保健、精神心理等服务,支持社区医院加强特色科室建设。六是注重发挥中医简便验廉优势,加强中医综合服务区(中医馆、国医馆)服务能力建设,突出中医药特色,鼓励提供融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

有了标准,谁拥有决定权也十分关键。《通知》规定,社区医院原则上由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组织开展评估,各地可根据工作实际授权地市级开展评估。所以,想搭上这趟高速列车的基层医疗机构,还需要在省内进行横向对比,看有无胜过同类机构的可能。

政策支持社区医院发展,

有条件可升二级医院!


《通知》还明确,在政策上配套支持社区医院建设,鼓励符合条件的社区医院参与二级医院等级评审,按照二级医院有关医疗要求进行管理。

国家基层卫生健康司对社区医院发展的支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鼓励在房屋建设、床位设置、设备配备、技术准入、用药目录、医保报销等方面,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二、积极协调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医保等部门,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在人事薪酬、医疗保障、公共卫生经费等方面争取支持政策,促进社区医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三、多种手段支持社区医院培养人才。

在加强护理、药事、医技、康复等方面医务人员培训的同时,重点培养检验、影像、中医、康复、预防保健、精神心理、儿童保健等社区医院各类适宜人才。

面向社区医院开展住院医师、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提高临床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积极开展医防融合服务培训,大力培养具有临床、预防、健康管理技能的复合型医疗卫生人才。

积极开展适宜技术培训,加快新技术、新型设备在社区医院的普及应用。

根据社区医院业务发展需要,有组织有计划地选派骨干人员赴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四、利用优质资源带动社区医院发展,统筹社区医院建设与城市医疗集团、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鼓励上级医院医师到社区医院多点执业,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精神卫生等机构对社区医院的指导,推动形成上下联动、医防协同新格局。

最后,《通知》强调,将严格社区医院管理与考核,参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社区医院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试行)》等文件要求,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以及社区医院文化和医德医风建设。同时,建立完善社区医院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开展已建成社区医院运行监测评价,促进社区医院持续改进服务质量,提高运行效率。

本文版权归基层卫生健康(ID:yxj-jcwsjk)所有,其他平台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




来源:国家卫健委基层卫生健康司、基层卫生健康

作者:东亭

校对:臧恒佳

责编:郑华菊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