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冲贸易战影响最有效的药方是什么?

马浩亮 大公网 2018-07-31

美国公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税清单,形同火上浇油,中美贸易战再度升级。出口、投资、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中美经贸联系紧密,贸易战对中国的影响不应以“无需高估”心态等闲视之。中国以对等原则作出反制,维护自身利益。


从现在势头看,这场贸战很可能演变为持久战。放眼长远,对冲贸易战影响最有效药方还是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中国高层多次宣示,要以此为契机打造改革开放升级版。古语云:“四十不惑。”但是,走过40年风雨历程的中国改革开放大业,还有许多深水区要闯,有险滩要涉,有硬骨头要啃。


美国意图通过贸易战,对国际秩序和利益格局进行利己调整,将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拖入一场危机。若以危中见机的辩证思维来看,既然贸易战风暴迟早要来,在此时爆发,不妨看作是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次把脉和体检。


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合理之处,产业布局的脆弱性,高科技和高端制造业的短板,以及困扰束缚这些工作的机制弊端,都有所体现。因而也应列为未来改革开放的攻坚重点。


就内部而言,中国经济正转型调整,严控风险,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各项改革也在全面推进。过程中应当注意更精准地施策,评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差异化,避免误伤,扼杀发展活力。


执行政策时“一刀切”是最不负责任的懒政与不作为。应当从贸易战中汲取教训,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改革祛病灶、补不足。


就外部而言,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积极提供公共产品,参与全球治理。近期上合峰会、中阿合作论坛部长级会议相继在华举行,中国也与欧洲国家保持密切互动,与各方一道坚定维护全球化,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也在推动构建更为均衡多元的开放格局。


中国在国际上影响力日益提升,但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水平、综合竞争力与发达国家存差距,有些领域差距还很大,在价值链上处低端环节。中国在抵御贸易战式的棒杀的同时,要防范“被第一”的捧杀陷阱。


推荐阅读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