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长城古韵】大同明长城得胜堡

2017-08-18 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

长城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瑰宝,举世闻名、享誉中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与自豪。而大同长城无论在建筑的年代、规模、风格各个方面,都在中国长城极具代表性,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明代大同为九边重镇之一,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今天在大同所能看到的长城,以明长城遗迹为主。大同明长城主要建于嘉靖年间,由宣大总督翁万达创修。大同镇长城东起天镇县东北镇口台,西至丫角山(今内蒙古清水河子上村东山),全长335公里。这段长城的盛衰代表了明王朝300年的起落。

在大同,明长城自居庸关以西,分南北两线到山西偏关会合,被称为内、外长城。外长城即居庸关西北经赤城、崇礼、张家口、万全、怀安而进入大同市的天镇、阳高、大同、左云沿内蒙古、山西交界处,达于偏关、河曲;内长城从居庸关西南经河北易县、浑源、阜平而进入大同市的灵丘、浑源,再经应县、繁峙、神池而至老营。内外长城组成钳形防御线,蜿蜒雄奇。

大同明长城附近建有边堡城,有“边墙五堡”和“塞外五堡”一说。“边墙五堡”有内五堡、外五堡、塞外五堡之分。通常说的"边墙五堡"是指"内五堡",即镇边、镇川、宏赐、镇鲁、镇河五堡;"外五堡"为镇羌、破鲁、灭鲁、威鲁、宁鲁五堡;“塞外五堡”为得胜、拒墙、拒门、助马、保安五堡,均在大同城北。如今由镇边堡西经三墩、镇川口,西跨西寺梁山,抵宏赐堡这段内五堡长城,为黄土夯筑,墙体十分坚固,保存较好,城墙高五米以上,是大同市境内明长城较为突出地段,又与永固陵、万年堂邻近,是边塞风情旅游的最佳地段。越长城,攀堡台,一条巨龙飞腾在塞上古城崇山峻岭之间,配以内堡外墩,烽堠相望,边塞风光尽收眼底,蔚为大观。

古今纵观,长城就像一座内容庞大的建筑博物馆,一座堡寨就是一座活生生的古建雕塑样本。得胜堡是明长城的重要军事边堡,也是蒙汉民族融合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军旅文化、边塞文化底蕴深厚,而且民族融合文化尤为丰厚。走进得胜堡,触摸长城,触摸真实的历史,触摸那一段段我们想要探究和了解的岁月……

得胜堡

坐落于大同市城北40公里处新荣区的得胜堡,是一个鲜活于历史,遗落在现代的古堡。得胜堡群由得胜堡、镇羌堡、四城堡、得胜口月城以及专供到此交易的商贾居住的“南、北致远店”组成。从远处望去,方方正正的城堡,黄褐色的墙体把城堡内的民居围裹起来。城门洞开,堡内建筑一览无余。透过油漆从碑文上看,得胜堡是明代嘉靖年间为抗击当时南侵的蒙古、瓦剌而建。“得胜”二字自然告诉世人,当年抗击入侵者的多少男儿血染征袍,从这里得胜凯旋。

明隆庆年间,为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明王朝与蒙古鞑靼部落化敌为友,在得胜口设马市,使得这里不仅成为了边关人员往来的交通要道,而且也成了蒙、汉进行物资交流和买卖交易的主要场所。

当年的得胜堡战则“南北交锋,烈马嘶鸣”,和则“贡使络绎,商队接踵”,十分兴盛。同是明长城,这里也许无法媲美北京八达岭长城的雄伟,但这里苍凉古朴,却更能让人感觉到历史沧桑的氛围。

如今的得胜堡褪去了往日的辉煌,围城的残垣断壁尘封了当年金戈铁马的悲壮,也埋葬了昔日买卖交易的繁华,只剩下落寞的黄土墙依然伫立在塞外。虽然黄土无言,站在那里,却仿佛依然能听到历史在耳旁呼啸......


山西旅游信息中心编辑整理

部分图文资料来源网络

联系电话:0351-7731893

投稿邮箱:shanxi12301@163.com

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欢迎订阅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微信,为您及时推送最新旅游资讯。敬请登录山西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官方网站:www.shanxichina.gov.cn 详细了解山西旅游文化。

关注办法.: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下方蓝色字体
↓↓↓

长城古韵丨“中华第一关”雁门关

来山西旅游,什么伴手礼最具代表性? 2017山西省优秀旅游商品评选 山西旅游商品创客大赛启动 零门槛欢迎各界积极参与

长城古韵丨偏关长城和偏关老牛湾

长城古韵丨天下第九关娘子关

暑期嘉年华 欢乐乌金山 54 27849 54 15288 0 0 3171 0 0:00:08 0:00:04 0:00:04 3171spa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