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策计划线上讲座 | 重访黑箱 4/23(周六)

烟囱PSA 2022-06-11

 青策计划线上对谈 

重访黑箱

Revisit the Black Box

对谈嘉宾:龙星如、王洪喆、徐川

时间:2022年4月23日(周六)19:30-21:00

参与方式:

(1)进入Zoom会议室观看并参与讨论,会议号:953 3648 8999(密码:414332)

(2)扫描右侧二维码,进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bilibili直播间收看


“青策计划”将在4月的三个周末,邀请2019年“青策大奖”的获选策展人沈宸、王欢,2020年“青策大奖”获选策展人龙星如分别呈现一场由他们策划的线上对谈。三位策展人将基于自身研究和创作的方向,或近期所关注的话题与内容,组织不同专业背景的嘉宾共同展开讨论,为这个暂缓的春天带来一些可能与启发。


本系列第二场讲座将由龙星如、王洪喆和徐川带领观众进行一次对艺术与科技的探索。



关于讲座


即便是以最通俗的定义方式,注入大量隐性知识和编码过程的“黑箱”依然遍布着我们的生活。技术过程的封装在使得它更平滑易用的同时,也更难被从本质上把握。以信息科技为例,堆栈式的架构思路使得信息技术的使用者只知交互界面,却不知交互界面背后的协议与代码,这也使得对技术的讨论很难潜入界面背后的复杂世界。


本次分享试图从当下语境中艺术家如何“拆解”科技黑箱出发,由近及远地追访“黑箱”在近代计算机史中的伏笔。科技史研究者徐川将分享从堆栈架构如何在60至80年代,随着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图形交互界面(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及网络技术的兴起而逐渐成型,媒介史学者王洪喆则将重访1950年图灵关于“计算机器与智能”(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的文章,思考作为“黑箱”的人机交互与身体在场问题的历史。这段对于“黑箱”概念的时间溯洄,意在通过媒介史角度和技术史角度的交织,为科技艺术创作及策展正在回应的、遍布黑箱的技术环境提供一种思考纵深,并启发在当下应对“黑箱”的思考与行动。



关于嘉宾


 

龙星如

策展人,写作者,研究方向为艺术创作与当代科技环境及技术的关系,以及中国的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王洪喆

出生于辽宁鞍山,媒介史学者,北京大学教师,他同时是研究网络“北京媒介小组”和“游戏手册”的发起人。


 

徐川

科技史研究者,编程爱好者,斯坦福大学硕士,主要研究中国后社会主义时期的信息与媒介技术。



 // 相关讲座

🔗 青策计划线上讲座 | 与王欢、芬雷、杨云鬯的“田野密会”


 // 关于“青年策展人计划”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的“青年策展人计划”(Emerging Curators Project)是国内目前独树一帜的青年策展人发展与研究项目。作为PSA的年度展览品牌暨学术品牌,“青策计划”致力于发掘华人青年策展力量,为他们提供实践理想的平台、全面且深度的指导、进入公共视野的途径和良性的成长环境。“青年策展人计划”创立于2014年,致力于发掘和培育华人青年策展力量,至今已推出四十余位年轻策展人,实现了十八场展览。“青策计划”秉持公开公正的评审原则,不论背景、鼓励冒险,八年来已逐渐成为中国青年策展人的重要平台。通过展览的实践,从这里出发的年轻策展人积累了经验,获得了行业的关注;诞生于这里的一些策划方案正在形成可持续的研究和展示项目。


 //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