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PSA九周年特别大展 | 梁绍基:蚕我 我蚕

烟囱PSA 2022-04-13

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梁绍基:蚕我 我蚕

策展人:侯瀚如

展期:2021年9月29日至2022年2月20日

地点: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一楼大堂、二楼

主办机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票价:免费



展览介绍


继大同大张、余友涵、李山、仇大雄、陈福善之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即将推出第六位中国重要艺术家的个展项目——“梁绍基:蚕我 我蚕”。借助一系列层次丰富的沉浸式装置、影像、摄影及声音等作品,展览将系统性梳理艺术家与“蚕”共谋而成的“自然系列”作品,并回望其创作脉络各个阶段的代表作。此次展览还将呈现梁绍基根据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特定空间创作的装置作品,以及与生物学等领域发生跨学科关联的新作品。


正如展览名所喻示,艺术家梁绍基过往逾三十年的创作实践始终与“蚕”紧密缠绕,难舍难分。“蚕”不仅是他的创作媒介,亦是他的良师益友及精神导师,赋予了他创作的原动力与大自然的灵性。梁绍基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涉纤维艺术,后师从万曼探索软雕塑。1988年,他发现了蚕于光影之间展现的“恍兮惚兮,其中有物”之美后,开始以“蚕丝”这种富有生命感的活体纤维进行探索,并开启了“自然系列”的创作。通过亲自养蚕,梁绍基深谙蚕性,将蚕置于木、竹、金属等不同的材料与物件之上。1993年,梁绍基因体验了“梦蚕”的经历,仿若庄周梦蝶让主客体消弭,顿悟“我就是一条蚕”。他让蚕在一张张小床架上生长与吐丝,这些小床由废弃发电机里的焦铜丝制作而成,摇摇摆摆的小床排列形成了作品《床/自然系列 No.10》。


《床/自然系列 No. 10》,1993,烧焦铜丝、丝、茧,800*200*10cm,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藏。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供图。


“蚕我 我蚕”将邀请观者与艺术家感同身受,化身为蚕,通过一条茧型甬道步入蚕的世界。在这个灵性而感性的世界里,观者既能邂逅艺术家以蚕造景的残山水、云镜等自然万物,亦能通过声、光、影等多媒介装置进行“听蚕”,感受蚕从孵化到破茧成蛾所经历的生命周期,并透过“蚕”来披古通今。穿越由蚕丝构成的《平面隧道》,观者将体验到梁绍基作品中关乎“生命”与“时间”的永恒追问。而在隐秘而圣洁的“天庭”里,纪念碑式的三角丝锥引导着观者与艺术家一同沉思人类的共同命运。


《听蚕/自然系列》,2006,声音装置、活蚕、桑叶等,尺寸可变,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供图。


《天庭(PSA 特别版)》手稿,2013-2021。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供图。


对于梁绍基而言,蚕丝是时间与生命的结点。蚕吐丝是呼吸与“布云”,所以“云”经常作为意象浮现于他的作品之中。梁绍基笃信“丝是一种还乡”,蚕丝最主要的成分丝蛋白-氨基酸是生命之“元”,所以具有疗愈作用。在作品《沉云》中,他用蚕丝包裹唐代古香樟木的残体,以此黏合文明的碎片;在作品《汶川石》中,他以蚕丝包缠汶川地震灾区废墟中的断垣残壁,抚慰创伤,催生新的生命力;在作品《雪藏》中,他调动了蚕丝的“冷疗”功能,裹藏日常生活用品及现代电子产品,如雪的静谧抑制了尘嚣。本次展览中,梁绍基还将展现一组38节的“巨链”作品——《沉链: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它们悬空而落,柔软纤细的蚕丝盘绕缱绻于粗粝沉重的链环之上,彰显了一种在与命运抗争中仍保持坚定信仰的状态。


《雪藏——困》,2019-2021,手机、树枝、芯片、丝、蚕茧、木板。艺术家供图。


《沉链: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局部),2018-2021,金属铁环、蚕丝、蚕茧,每件200*110*18.5cm/40件,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藏。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供图。


此次展览将复建梁绍基日常的工作室以及与科学家合作开展蚕学研究的“实验室”,分别展现艺术家的感性创作与科学家的理性研究。值得一提的是,《皮肤》、《白光》两件全新作品亦将亮相于此展,《皮肤》通过把握生物钟和温度,赋予丝箔不同的折皱,书写出生命的记忆,蚕我也;《白光》则透过18个影像于加速中幻化为一束飞逝的白光,像蚕丝般绵绵伸延,以至无穷。展览结尾的文献部分还将呈现4部记录梁绍基20余年创作经历的珍贵影像文献,为观者进入艺术家的世界提供别样的途径。


《皮肤》(局部),2019-2021,蚕丝,尺寸可变。艺术家与香格纳画廊供图。



关于艺术家


 

梁绍基

1945年生于上海,现工作和生活于浙江天台。1986至89年在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师从万曼(MarynVarbanov)研究软雕塑,1980年代末开始进行养蚕艺术实验。三十余年来,他潜心在艺术与生物学,装置与雕塑、新媒体、行为的临界点上进行探索,创造了以蚕的生命历程为媒介、以与自然互动为特征、以时间、生命为核心的“自然系列”。他的作品充满冥想、哲思和诗性,并成为虚透丝跡的内美。梁绍基在世界各地的重要机构举办个展,其作品参展诸多国际双年展与群展,包括:“物质的魅力:来自中国的材料艺术”(巡回展),洛杉矶郡艺术博物馆、Smart艺术博物馆(芝加哥),美国(2019-2020);“梁绍基:恍”,木木美术馆,北京(2018);库里巴蒂当代艺术双年展,奥斯克·尼迈耶博物馆,库里巴蒂,巴西(2017);“梁绍基:雲上云”,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2016);“艺术怎么样?来自中国的当代艺术”,阿尔里瓦科展览馆, 多哈, 卡塔尔,(2016);“梁绍基:元”,香格纳画廊,上海,(2015);“艺术之变”,海沃德美术馆,伦敦,英国,(2012);第二届潘塞夫双年展,原南斯拉夫,塞尔维亚 (2002);第三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2000);第五届里昂双年展,里昂,法国,(2000);第六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斯坦布尔,土耳其,(1999);第四十八届威尼斯双年展,威尼斯,意大利,(1999);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等。梁绍基于2002年获中国当代艺术奖(CCAA);2009年获克劳斯亲王奖。



关于策展人


 

侯瀚如

一位多产的作者和策展人,主要工作、生活于罗马、巴黎以及旧金山。目前为意大利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和国立建筑博物馆艺术总监。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侯瀚如在全世界范围内曾策划以及联合策划了上百个展览,包括:“中国现代艺术展”(中国美术馆,北京,1989)、“运动中的城市”(1997-2000)、第二届约翰内斯堡双年展(香港等地,1997)、上海双年展(2000)、光州双年展(2002)、威尼斯双年展(法国馆,1999;紧急地带,2003;中国馆,2007)、“白夜”(2004,巴黎)、第二届广州三年展(2005)、第十届伊斯坦布尔双年展(2007)、第十届里昂双年展(2009)、“日以继夜,或美术馆可为之若干事”(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2010)、“肮脏现实主义:刘小东在和田”(今日美术馆举办,乌鲁木齐,2012,北京,2013)、“自治区”(时代美术馆,广州,2013)等。他担任了诸多国际文化机构(博物馆、基金会、收藏等)的顾问,包括德意志银行艺术收藏、所罗门·R·古根海姆博物馆(纽约)、时代美术馆(广州)、上海外滩美术馆(上海)、卡蒂斯特艺术基金会(旧金山)等。他在诸多国际机构教学,并积极参与论坛讲座。他的文章常见于国内当代艺术与文化刊物,例如《Flash Art》、《典藏》、《Art Pacific Asia》、《LEAP》等。他亦是许多国际艺术奖项的评审团成员。



// 关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成立于2012年10月1日,是中国大陆第一家公立当代艺术博物馆,也是上海双年展主场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建筑由原南市发电厂改造而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曾是“城市未来馆”。它见证了上海从工业到信息时代的城市变迁,其粗砺不羁的工业建筑风格给艺术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想像和创作可能。作为新城市文化的“生产车间”,不断自我更新,不断让自身处于进行时是这所博物馆的生命之源。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正努力为公众提供一个开放的当代文化艺术展示与学习平台;消除艺术与生活的藩篱;促进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之间的合作和知识生产。



// 当前入馆预约方式

根据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及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文化和旅游行业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为有效防范疫情传播,保障公众生命健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目前实施限流管理与入馆预约。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入馆预约,预约成功后可至微信服务号“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我的门票”中获取二维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