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风在吼,马在叫”的下一句是____

央视新闻 2022-06-01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这几乎是融入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旋律!近日,在总台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80周年大型文化节目《从延安出发》上,7位顶尖钢琴家云合奏《保卫黄河》的片段让许多人热血沸腾!



说到《保卫黄河》,如何能不提《黄河大合唱》?说到《黄河大合唱》,又如何能不提它的曲作者冼星海?今天,《夜读》撷取了这位“人民音乐家”一生的20个片段,怀念,更致敬。





《关于冼星海的20件事》



01


1905年,冼星海的母亲黄苏英孤身一人在一艘破船上生下他,因家境贫寒身边一无所有,唯有朗星满天、海平无际,因此取名“星海”。




02


儿时,母亲常给冼星海唱一首叫《顶硬上》的粤语民歌,歌词里唱:“顶硬上,鬼叫你穷,铁打心肝铜打肺,立实心肝去捱世,捱得好,发达早,老来叹番好。”这位伟大的母亲用朴实的民歌滋养儿子的音乐情趣,用歌词启蒙的方式教育他从小就要坚韧不屈,这大概也是冼星海在日后艰辛的求学过程中,总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的原因。他说:“母亲是我的第一个音乐老师。”


冼星海的母亲黄苏英




03


祖父去世后,母亲带着年幼的冼星海辗转漂泊多年,吃了不少苦。在新加坡养正学校,冼星海的音乐才能初显,并遇到了对他颇为赏识的林耀翔校长,他十分赞赏冼星海在贫困环境中的坚韧毅力,以及不卑不亢的自信气质,说他“唯其刻苦耐劳之精神,勤奋向学之毅力,实有过人之处。且不以贫苦而自卑,此则非一般儿童所能及”。




04


1921年,林耀翔被聘为岭南大学附属华侨中学校长,他挑选了包括冼星海等20多名学生离开养正学校,到广州就读华侨中学。一年后,冼星海升入岭南大学附属中学继续学习。自此,冼星海沿着音乐的道路向前一路奔向“黄河之声”。


1924年冼星海吹奏单簧管




05


然而,冼星海的求学之路并不顺畅,从广州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他一路颠沛流离,屡遭坎坷。在上海国立音乐院学习期间,冼星海开始思考“学音乐到底是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他把自己的想法写成了一篇题为《普遍的音乐》的文章发表在校报上,说:“学音乐的人要负起一个重责,救起不振的中国。”“做普通人所不能做到的事情,而且要吃普通人所不能吃的苦。”


冼星海写的《普遍的音乐》




06


1929年,24岁的冼星海决意前往巴黎继续追求音乐梦想。初到异国,语言不通、身无分文、无亲无故的冼星海不得不勤工俭学,餐馆跑堂、理发店杂役……这些活儿,他都做过。这一时期的生活,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贫困极了,常常妨碍学习”。生活虽然艰难,但冼星海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可以学习音乐的机会,繁重的工作之余,他仍坚持学琴、读谱、练习作曲。


初到巴黎的冼星海




07


冼星海在巴黎的住处十分简陋,那是个不足10平方米的顶层阁楼,只有斜置的屋顶上开着一个天窗。夏天闷热至极,有时只能将头伸出天窗外,才能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当时同在巴黎求学的小提琴家马思聪这样描述这间狭小的“所谓房子”:只有一个成人的高度,一张床紧贴着一张台子,台子上是一面叫作“牛眼”的朝着天空的玻璃窗。星海练琴时就站到台子上,上半身伸出屋顶,伸向天空,练习他的音阶。


冼星海和在巴黎的中国友人(左三为冼星海)




08


有一次,因为白天上课已经很累,回来又一直工作到很晚,冼星海在端菜上楼时,因为眩晕,连人带菜摔倒在地,被骂了一顿之后,第二天就被开除了。在这样的心境下,他写下了三重奏《风》,“我打着颤,听寒风打着墙壁,穿过门窗,猛烈嘶吼,我的心也跟着猛烈撼动,一切人生的、祖国的苦辣、辛酸、不幸都汹涌起来,我不能自已,借风述怀,写成了这个作品。”


也许是“祸兮福之所倚”吧,这首绝境中写下的《风》,让他引起了著名作曲家保罗·杜卡斯的赏识,随后他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成为杜卡斯的学生。


冼星海就读于巴黎音乐学院时使用的学生证




09


冼星海在巴黎求学期间,正是祖国灾难重重、危机严重的时候,这常常使他深为忧虑,“我想到自己多难的祖国,和三年以来在巴黎受尽的种种辛酸、无助、孤单,悲忿抑郁的感情混合在一起,我两眼里不禁充满了泪水,回到店里偷偷地哭起来。在悲痛里我起了怎样去挽救祖国危亡的思念。”




10


1935年,学有所成的冼星海回到上海,时局动乱、战火纷飞的祖国局势,让一心救国的冼星海迅速加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短时间内就谱写了大量抗日救亡歌曲,他的学生评价这些作品“热情坦荡、一泻而下,但又坚实敦厚,劲拔有力,那激愤的节奏、沉毅和灵动的旋律,仿佛每个小节都经过南国海水的冲荡和阳光的投射”。


1936年,冼星海的好友司徒乔(前排左一)
在上海寓所欢迎留法友人回国(后排左三为冼星海)




11


1937年,冼星海32岁。在忙于救亡音乐创作的过程中,爱情不经意发生了,在一次会议上,冼星海第一次见到了钱韵玲,他在日记中这样描述:她朴素、诚恳、热情,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乍见心欢,久处更不厌。有一次,歌咏活动结束后下起了大雨,冼星海送钱韵玲和她的伙伴回学校。钱韵玲给他端来热水洗脚,换上干爽的靴子。冼星海回去后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我觉得她心地太好。她又天真可爱,外表美又能处处表现出来,内心美更切实。我不禁很感动,甚至我要爱恋她起来!


冼星海和钱韵玲


1938年11月,俩人一起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在那里,冼星海完成了他一生的伟大杰作,也是中国音乐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作——《黄河大合唱》。




12


《黄河大合唱》创作背后的故事,也如其激昂的词曲一样扣人心弦:


1939年2月,诗人光未然因为行军坠马受伤到延安治疗。冼星海在探望这位老友时,谈到了再次合作。不久,光未然将自己两次横渡黄河与沿河行军感受,以及由此激发的民族自豪感与抗日救亡的激情,写成长篇歌词。冼星海看后兴奋不已,当即表示:我有把握将它写好!


创作过程中,冼星海不厌其烦地追问渡河的经历和种种细节,让战友模仿渡河时听到的“船夫号子”。


经过6天的日夜突击,反复琢磨和修改,冼星海完成了《黄河大合唱》的全部曲调。


至此,《黄河大合唱》横空出世,雄壮激奋、气势磅礴的乐音震撼了神州大地,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时代最强音。


冼星海与《黄河大合唱》的故事




13


这里“插播”一则冼星海创作时的“可爱花絮”:


据词作者光未然的回忆,冼星海在创作《黄河大合唱》时,工作毅力惊人,一开始写作就不愿休息。偶尔斜躺在小床上抱头沉吟,忽地又起来振笔疾书,他的头脑里仿佛有无尽的乐语如泉涌,刷地流出来,这就使他经常处在一种兴奋得无法自抑的精神状态中。他不抽烟,爱吃糖,写作时以糖果代烟。延安买不着糖果,光未然托人买了两斤白糖送给他。大包的糖放在桌上,写几句便抓一把送到嘴里,转瞬间,糖水便化为笔端美妙的乐句。




14


1939年5月11日,在鲁迅艺术学院周年纪念晚会上,冼星海亲自指挥“鲁艺”合唱团演奏了《黄河大合唱》。这场用口琴、三弦、洋油桶、搪瓷缸伴奏的演出,令台下发出热烈而持久的掌声。这一天,冼星海在日记中写道:“我永不忘记今天晚上的情形。”


冼星海(右一站立者)与鲁艺男生合唱部


《从延安出发》节目上演奏的《黄河大合唱》交响乐




15


演出过去仅4天,冼星海便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像许多青年人一样,愿意把自己献给党。”6月14日,他的入党申请得到了批准。这一天,也成了他心里“生命上最光荣的一天”。




16


与此同时,冼星海的生活也迎来了新变化。1939年8月,冼星海的女儿出生了,他给女儿起了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妮娜。


1940年,冼星海与妻子和女儿




17


1940年5月,冼星海接受中央派遣前往莫斯科,彼时,女儿妮娜未到周岁。一朝分离,即成永别,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都未能回到祖国,与母亲倾诉、与妻女重逢。



18


为了在国外更好地开展工作,冼星海曾两次改名。去莫斯科时,他改用化名黄训,后来苏联卫国战争爆发,他流落到蒙古国的乌兰巴托,又再次改名孔宇。


1941年,冼星海在乌兰巴托




19


多年的劳累奔波和营养不良击垮了冼星海的身体,在颠沛流离、极其困苦的生活中,冼星海却仍想着安慰相隔万里之遥的妻子,在信里“撒谎”说:“我在这里身体比前健壮硕大,精神健全,食欲增加,工作更比以前进步,见识亦较以前广泛,身心非常愉快。”同时,他仍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热情,在病中完成了《中国狂想曲》和六十首中国歌曲。




20


1945年10月30日,冼星海病逝于莫斯科,年仅40岁。


1983年,冼星海的骨灰回到了祖国,暂存在八宝山革命公墓内,并于1985年被护送迁回广州,安放在广州白云山下的“星海园”里。


1985年12月,为纪念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广州音乐学院更名为星海音乐学院。



图文/央视新闻《夜读》整编

资料参考/公众号“星海音乐学院”《黄河赤子——冼星海》等






冼星海的一生,是漂泊动荡的,但他的信仰却是执着忠诚的。在一波高过一波的人生磨难中,他从未放弃自己的理想与信念,从未放弃对祖国深沉的爱,并用自己一生的心血,浇灌出为人民而奏的不朽乐章。

黄河滚滚向前,浪潮奔腾不休。这融入血脉的旋律,会鼓舞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畏艰险,奋勇向前!






来留言区分享

你听《黄河大合唱》的心情


央视新闻《夜读》特别荐读

监制丨李浙  主编 |王若璐

编辑丨杨瑜婷  校对丨高少卓

©央视新
点赞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