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大腿肿成三倍,抽不出一点血,医生说只是食物中毒

NG 国家地理中文网 2023-11-25

地球是一个奇迹

环境|中国

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近一个月以来,肺炎支原体感染在我国儿童群体中流行。报道称一些患儿使用首选抗生素阿奇霉素进行治疗时出现耐药,不得不更换其他疗法。|Wikipedia

当心你家的食物,它们可能导致抗生素耐药风险。‍‍‍‍‍

人类感染某些细菌是会致命的,20世纪30年代抗生素的发明大大降低了死亡风险。但细菌没有善罢甘休,它们调整了生存策略,改变基因从而让抗生素无法消灭它们。
每年,这些对抗生素耐药的细菌至少会夺走全球70万人的生命,其中2.3万人在美国,2.5万人在欧洲,还有超过6.3万名印度婴儿

他们的疾病听起来可能很普通——肺炎、败血病、食物中毒,甚至只是伤口感染。



一只鸡引发的耐药事件

2013年,上海某三甲医院急诊,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患者。‍‍‍‍‍‍

把林先生逼到医院就是他的右腿——当时已经肿胀成正常大小的三倍,肤色发紫,温度很高,又大又硬的肿块似乎随时会爆开。‍‍‍‍‍

这一切都发生在一夜之间。
医生将针头刺进紧绷的皮肤发现,大腿里没有脓液可抽,没有血栓可消。“很明显,他体内的某个地方一定发生了感染,而且感染已经进入了他的血液循环系统。免疫系统识别出入侵者,并做出了响应。”医生说。

免疫系统识别出入侵者,应答的结果就是发烧和炎症,炎症阻断了血液循环,导致大腿肿胀。图为“大象腿”示意图。|Wikipedia
到底是什么细菌感染导致了“大象腿”?
化验结果显示:因鸡肉没熟导致沙门氏菌中毒——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导致食物中毒的病原体,通常会出现呕吐和腹泻。中国每年约9000万人次感染,全世界的病例则多达1亿例。
为何这名患者的沙门氏菌来势汹汹?与普通的沙门氏菌不同,他感染的是海德堡沙门氏菌,同时对多种常用药物表现出耐药性,包括氨苄青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和四环素类抗生素

沙门氏菌。|Wikipedia

食物引起细菌耐药风险增加并非个案。

2020年,一篇发表在《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上的论文提示,研究人员在我国南方的6家超市随机采购的18种即食食品(RTE)——如叉烧、烤鸭、烤鸡、三文鱼寿司、海带莲藕等样本中均发现了一类能让细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的基因

抗生素耐药后果严重吗?


细菌从未如此耐药

拿引起肺炎的葡萄球菌说,在过去很容易用青霉素治疗。
但是今天,很有可能你的葡萄球菌感染实际上是MRSA,这是一种对抗生素的耐药结果(目前只有10%的葡萄球菌感染不是MRSA),青霉素对其毫无办法。
耐药性的演化像人类一样,细菌也有DNA,它们通过DNA变异以应对来自外部世界的“攻击”。‍‍
当人类使用抗生素来杀死细菌时,在某些情况下,这些细菌可以通过自发变异基因来进行应对,改变它们的结构使得抗生素无法杀死它们。
这还不算完。该细菌再通过简单的交配(技术上称为"共轭")将这些耐药基因传递给其它细菌。这也就是说,人体中一旦有某种细菌耐药了,很快所有的细菌都会耐药。

抗生素耐药几乎是一个数字游戏——人们越试图用抗生素杀死细菌,使用的抗生素种类就越多,而细菌就有越多的机会产生新基因来抵抗这些抗生素。

《柳叶刀·区域健康(东南亚)》(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Southeast Asia)的研究揭示,包括中国在内的亚太地区新生儿和儿童肺炎常见感染的抗生素耐药性数据高得惊人,一些常用疗法的有效性不足50%

这些耐药细菌究竟是如何进入人体的?



最先滥用抗生素的是鸡
为了促进禽畜生长,人类使用了大量抗生素。
传记作者玛丽安·麦克纳(Maryn McKenna)在《餐桌的危机》中写道,除人类之外最先使用抗生素的是鸡

“和70年前相比,今天一只待屠宰肉鸡的重量已经翻倍,但所需的养殖时间只有原来的1/2,抗生素可以让我们用更少的饲料养殖出更多肉禽和肉畜。”玛丽安说。‍‍‍‍‍‍‍‍‍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和消耗大约200,000至250,000吨抗生素,其中有70%用于动物农业。在中国,52%的抗生素都是给禽畜吃的

这些抗生素不止停留在禽畜体内,经过新陈代谢也流入到了环境。

2015年,中科院广州地化所应光国团队统计,珠江流域、京津冀海河流域是全国抗生素排放强度最大区域,水中抗生素浓度很高。长三角地区因水流量大,污染排名第三。
这些省份无一例外都是禽畜养殖大省。

2013年,美国统计各大养殖场的禽畜吃了3260万吨磅抗生素,是人类服用的整整4倍。|Wikipedia
应光国表示,环境中的抗生素耐药会影响人体。“这些抗生素的使用量、环境浓度、地表水环境中的细菌耐药率和医院的细菌耐药率存在正相关。”


我们能用的抗生素不多了

世界上有效的抗生素已经不多了。‍‍‍

1940年-1962年,共有20多种抗生素研发上市。然而在此之后,只有两个全新品种进入市场。科学家研发抗生素的脚步已经跟不上细菌抗药性产生的速度了。
为解决抗生素耐药问题,科学家正努力寻找突破口,不仅仅是在实验室中寻找合成物,还在自然界中尝试。‍‍‍‍‍‍‍‍‍‍‍‍‍
但寻找新的抗生素失败率极高,确认对人体有小且无害才能被批准上市,整个过程往往需要10-20年的时间。‍

科学家发现,科莫多巨蜥可能含有一种治疗伤口感染的化合物。|Wikipedia
在新抗生素开发之前,现代肉类产业无疑是缓解抗生素耐药的重心所在。
在我国,人用抗生素由卫生部门管理,而兽用则是农业部门管理。2021年,农业农村部下发‍《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减量化行动方案》,全国兽用抗菌药使用量折合纯量从2017年的4.18万吨下降到2021年的3.25万吨。
“抗生素之所以很难从现代肉类产业中被摒除,恰恰是因为抗生素一手缔造了这个产业。”玛丽安说,重视程度决定了抗生素问题能否缓解。
如果我们不改变使用抗生素的方式,“很快人类将没有任何可用的抗生素”的预言并不是耸人听闻。


撰文:Arvin

编辑:Arvin
版式设计:Arvin



点点👇,谢谢关注。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国家地理严选好物群”




伸出小手


点赞和“在看”吧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